秋到小格里。
用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来形容此时的小格里,似乎有点过了,小格里最美的秋色还没来临,要到下霜过后,殊不知“霜叶红于二月花”嘛!可又有谁说秋天就非得层林尽染呢?秋天就只能看满山红叶呢?此时到小格里,我却体验了别样的乐趣。
车从南陵经318国道到烟墩镇政府再往前约十分钟车程,左拐就进入了小格里风景区。还没上山,在景区门口,我们先是看见了一家农家乐,这大概是景区周边唯一一家农家乐了吧,叫“小格里乡村土菜馆”,菜肴的味道我没有尝不敢评价,不过就在土菜馆的对面小河边有几亩红薯地,我倒切实当了回农夫,扛上锄头,挖了回红薯哦!此时的红薯个大味甜,几锄头下去,就是一个,激动啊,在地里排上一排,好过瘾啊。店老板说,如果有客人来,他会让客人自挖自称带回家,这个体验不错吧!
正式进入景区了,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小格里风景区这片原始次森林,至今保护完好,没有开发,没有破坏,还是以前的风貌。只是景区口多了一杆白色的移动信号塔,高约四十米,宛如小火箭矗立在景区口,呵呵,再到小格里,不用担心“失联”啰!
在小格里林场场长的陪同下,我们沿着山路蜿蜒曲折而上。在这里要隆重介始一下这个林场场长陈义平哦,他可是“中国好人”,坚守林场二十年不曾离开,他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他早已有了感情,离不开了。此时的小格里游人不多,静得很。清新的空气,漫山的说不上品种的植物,和一路相伴的淙淙流水,以及不时传来的几声鸟鸣,让一切显得安静而美好。
一路看见几个大婶在满地捡着什么,装了好大一袋。场长告诉我们这可是小格里的一大特色,她们捡的那形似小锥栗、大小如毛栗的东西叫青冈栎,是当地一大特产,满山都是,随地捡,正宗纯天然野生。这东西捡来有啥用呢,当然是吃啰,不过这吃法很有讲究哦,可不能糖炒啊,呵呵,这栎子味涩,捡回来后,要连壳在水里浸上三天,将涩味浸出,再磨碎,打浆,沉淀,制成栎子豆腐。制成的豆腐,颜色暗红,似鸭血,炒熟后,那味道纯厚朴实,好吃,是到小格里的必吃菜,别处可不一定能吃到!
话说自打知道这大婶捡栎子的用意后,眼皮子浅的我,在此后的山路就又多了一桩事,捡栎子,塞了满满一口袋,豆腐我是做不了,可回去可以用豆浆机打豆浆啊——瞧,小格里的乐子不少吧!
走着走着,我们从一连池走到了五连池,许是落叶的缘故,池水不如春天般清澈如镜,倒多了些许落叶知秋的苍凉味儿,不过依然很是动人。同行的刘记者,是个钓鱼爱好者,此时正憧憬着邀上三五朋友,来此晒晒太阳、赏赏景、钓钓鱼,再打打牌,好不悠闲、惬意啊!我呢,就想着带娃来挖挖红薯、捡捡栎子,再拜访一下林场场长,听听小格里的故事。如果是你,你更爱哪种玩法呢?
记者 舒芹/文 记者 刘江 实习生 刘斯诚 赵月荣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1月初,南陵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徐某等4人犯开设赌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非法持有管制器具等多项罪名被判处1年半至1年有期徒刑;奚某等5人因开设赌场罪被判...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