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近日以《创新主题宣传 树立品牌形象》为题,印发专题新闻阅评,肯定芜湖日报报业集团4月下旬以来在芜湖日报、大江晚报推出的“纪念沿江对外开放城市20周年纪行”系列报道,称赞该报道视角新、跨度大、效果好,是一次动了脑筋、下了功夫的主题策划。
一是走出去,广采博纳。芜湖日报报业集团派出多路记者、推出重头报道,以开阔的视野描绘生机勃勃的沿江开放大格局;以第一手的见闻全景式展现沿江城市20年来发展的突出成就、主要经验和未来前景。报道将着眼点放在对芜湖的启示意义上,如大江晚报5月19日A2版刊登《矿冶古城黄石的二十年“蝶变”》;芜湖日报5月30日头版刊登《“城管革命”让武汉更靓更文明》,对芜湖相关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是巧构思,角度新颖。20年发展历程、6个沿江城市,为避免面面俱到、过于庞杂,报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如上海篇系列报道中,芜湖日报分别从开放、改革、人才、创新和产业转移等方面,介绍上海好的做法,着重突出上海与芜湖的关联度。如“以水运物流为例……随着芜申运河的开通,芜湖与上海在水运物流合作上将更为紧密”“作为皖江区域的核心城市,芜湖正是沪企沿江而上的重要门户……”引发社会广泛思考。大江晚报突出民生特点,通过百姓视角反映沿江各个城市的变化,抓住每个城市的特色,如《生态九江的“绿色”崛起》《黄石用智慧跑出速度》《武汉把生意做到全世界》等都十分形象生动。
阅评员认为,该系列报道有观察、有思考,既让一线记者得到了锻炼,又扩大了媒体影响力,值得肯定。希望在今后的大型策划中,注意开掘深度、挖掘细节,把文章做透彻、做生动,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27日,市文行委办公室召开全市窗口行业迎接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部署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的22个窗口行业,以及与市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近60人...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