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当下芜湖市民讨论的一个热词,并引发热议。许多市民对政府投入免费公共自行车表示欢迎。 今年37岁的市民王贵峰表示,从小学开始就有自行车伴随他左右,上学、放学、到郊外游玩都骑车。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却离自行车慢行生活越来越远了。近年来他因为长期坐着工作,外出就开车,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都“找上门来”。为了锻炼身体,他从去年开始坚持步行上班,但单位与家的距离较远,步行耽误时间。他希望芜湖也能有杭州和株洲这样的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让他能重新开始骑车,既能提速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不过,家住长江长小区的张先生高兴之余,也提出了自己忧虑,“这是好事,在早晚高峰有了自行车能方便出行还能环保。但是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确保它的运营并监督市民的文明使用,不然没几天就没有一辆完好的车子了。”此外,部分市民通建议,相关部门要做好硬件方面的配套工作,充分考虑到刮风下雨、车胎破损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记者手记 骑上公共自行车,迎接“考试”
芜湖的公共自行车时代就要到来了。然而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我有些担心的地方。市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方便出行就行。可是要达到“方便”的要求谈何容易!起码,现在城区的道路,并没有达到100%有自行车道,那就意味着在某些路段,市民需要骑着自行车同机动车混行。
而且,自行车投放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充分照顾到市民的出行习惯。这投放点的管理还应该是动态的,在及时监控的基础上,自行车少了的地方要迅速投放,多了的地方要及时减少。诸如此类多方面的管理上的问题,都考验着城市对这一新鲜事物的管理能力。
同样面临考验的还有我们市民。曾经有人感叹,之前在公交车上投放的扇子,没过多久,不少扇子都不翼而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事情上升到素质的高度,大家往往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伤害到了公益事业本身。但是如果从严格要求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造成这种伤害。
比如说公共自行车,既要保证其安全,不丢失,又要保证在使用的时候尽量爱惜,这样才能让公共自行车“骑得长远”。说到底,还是一个能不能将公物当成私物来爱护的问题。
离公共自行车“起步”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兴奋之余,还是有必要从这越来越清晰的脚步声中听出一些焦灼。将这惠及民生的公共事业办好,这是对于每一个芜湖人的考试。
链接 芜湖公共自行车标志
标志由鸠兹之神鸟、奔腾的长江幻化出的自行车组合而成,远看是一辆抽象的自行车。江之尾、赭山巅,鸠兹神鸟,凌车御风。意寓着江城芜湖进入了新一轮低碳出行的绿色环保时代。生态的日益变好,令鸠兹鸟身手更加矫健。黄、蓝、绿色象征着低碳、环保,红色表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新闻推荐
红星美凯龙邀您相约2012第四届中国橱柜节中国橱柜节创立于2009年,旨在促进中国橱柜产业交流和发展,由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每年举办一次,现已...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