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赶超跨越 三山构建“产业强市”新引擎

来源:芜湖日报 2012-11-07 20:32   https://www.yybnet.net/

奇瑞重工

芜湖格力电器生产线

联合卡车整装待发

新联船厂8.2万吨海轮下水

三山区港口物流发展迅速

新兴铸管三山园区全景

“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三山自古繁华。北靠长江(拥有深水岸线8.7公里),南至长江南路,西临规划中的滁黄高速和即将动工建设的长江二桥,东接城市主城区,紧邻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拥有4亿多人口的市场容量,境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速流动提供了良好条件,沪铜铁路、321省道、沿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沿江高速在境内设有入口,25.3公里的长江岸线可建万吨级深水码头……三山区的优势得天独厚。

2010年初,三山区迎来发展重大机遇。这一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使得皖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芜湖被确定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而三山区,则因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成为芜湖市在新一轮区划调整中着力打造的滨江新区和探索现代化管理的试验区、芜湖市优化城市结构的重要功能组团和产业发展后备基地、国务院确定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核心城市芜湖的核心区及起步区。

如今,都说“皖江示范看芜湖、芜湖示范看‘三山\’”。而三山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则集中在成立仅3年的三山经济开发区内。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三山经济开发区逐步实现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基本形成规划布局合理、产业导向明确、三产设施配套、集聚效能强劲、转型协调发展的特色园区。截至2011年末,开发区规划面积46.1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包括东区、中区和临江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1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382.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入区工业企业200余家。2011年实现经营(销售)收入108.87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2012年可实现经营(销售)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65%,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这里,竞相“逐鹿”皖江。目前,园区经济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瞄准打造安徽省综合经济第一区的目标,全力冲刺。

筑巢引凤 厚积薄发固根基

走进三山经济开发区,宽敞的园区道路、气派的蓝领公寓、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让人感受到集中示范园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的前身“芜湖三山绿色食品经济开发区”,于2001年3月开工建设,最初产业结构单一,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尽如人意。2004年10月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2005年11月被省经委批准为安徽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9年5月,三山区委、区政府决定将绿色食品经济开发区和临江工业区整体合并。2009年7月1日,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更名为“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

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集中区的起步区设在三山经济开发区,三山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修道路、通水电、建厂房,在42平方公里的三山经济开发区版图上,以峨溪路为轴,基础设施建设大刀阔斧地推进。

如今,三山经济开发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先建设再招商选资的发展理念。自2006年开始规划建设,先后建成供水30万吨/日自来水厂1座(一期15万吨/日已供水),14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规划区内,三个产业园连成一片,路网全部完成,“九通一平”全部实现。2010年为了推进开发区扩区扩容,完善区内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政府总投资2.7亿元,新建开发区中区纬二路西段、开发区临江区经九路、黄垅路、鸭棚路、莲花湖路等5条道路,道路总长14970米;总投资3400万元,加快水系治理建设,开挖保定河、经三南路明渠工程,总长4570米;完善开发区绿色食品园道路污水管道工程,推进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做好供水供电供气的配套工程;同时,提前设置项目准入门槛,为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提供了优先发展的有利条件。已基本形成规划布局合理、设施功能配套、集聚效能强劲、整体协调发展的特色园区,成为三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前方热火朝天建设硬环境的同时,后方则是“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热潮,是日益完善的投资软环境。开发区招商项目从洽谈到落户,管委会全程服务。前几年,吉瑞重卡来到三山之初,大量高端人才也跟着进来。一时住宿办公成了难题。为此,开发区管委会果断决策,让出办公大楼给企业,自己则搬到一栋多个单位共用的办公楼中。格力电器落户三山之初,开发区管委会也组织专门班子,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细致入微,令企业非常感动。

项目带动 三山腾飞正当时

不断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吸引了一批重大项目接踵而至,战略投资者抢滩登陆,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位于该区的集瑞联合重工2010年正式上市。记者看到,一条500米长的装配线上,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流水线尽头,几辆即将装备完毕的巨大联合卡车如变形金刚般一字排开。集瑞联合重工是落户三山经济开发区重大项目的典型代表。2009年以来,三山经济开发区充分依托临江近海的区位优势,设施完善的资源优势,吸引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新兴铸管投资176亿元,建设年产90万吨精品铸管及铸件项目;格力电器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1000万套空调器项目;奇瑞重型设备投资83亿元,建设大型农林工程机械装备项目;集瑞联合重工投资65亿元,建设重卡及发动机项目;芜湖华电一期投资46亿元,建设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君华科技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非晶态合金体项目;新联造船投资22亿元,建设三座8万吨船坞项目;恒安纸业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玉柴联合动力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5万台发动机项目;大瑞橡胶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150万条载重轮胎项目;吉宝港口物流投资12亿元,建设4个万吨级泊位项目;双汇食品投资10亿元,建设屠宰及肉制品生产项目;其他投资10亿元以下的项目33个。上述重大项目全部投产以后,可形成年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的生产能力。

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三山经济开发区紧密结合自身产业规划,坚持产业招商和产业高端化发展理念,坚持大项目带动,示范区首位产业特色鲜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三山经济开发区首位产业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集中了以奇瑞重型设备、集瑞联合重工、玉柴联合动力、大瑞橡胶和新联造船等40余家企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还集中了以格力电器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产业;以新兴铸管、君华科技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双汇食品、华润啤酒、双鹤药业、先声药业为龙头的食品制药产业;以吉宝港口物流、海螺港口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这些产业正在实现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转化,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带动一批企业发展。三山经济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华电的热电联产循环利用、格力的节能家电产品、新兴铸管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君华科技的非晶体材料等项目正在建设或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已占规模企业总数的31%,201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幅173%。

三山经济开发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一心、一带、三园区”。“一心”指占地9平方公里的莲花湖新城,建设学校、医院、商场、银行、公园、蓝领公寓、公租房等,为工业企业服务,打造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一带”指总长20000余米的开发区小江绿化景观带,突出莲花湖和三华山两个景观节点,将三个园区连成一片,打造宜业宜游的园林景观。“三园区”指临江产业园、中部产业园和东部产业园。三个园区按照产业布局,错位发展。目前,三山经济开发区产城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一座充满勃勃生机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即将屹立在皖江南岸。

“三山区的工业化定位很清晰,就是围绕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做好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相互配套,形成产业高地,获得可持续发展。”三山区委书记何向阳说。

蓝图绘就 活力三山新跨越

成立6年以来,三山区面貌每天都在改变,加快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

未来发展思路中,三山区将牢牢把握国家规划建设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特殊机遇,紧紧依托芜湖地区承东启西、临江近海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发达、物流畅通的经济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长江岸线等资源条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标,以招商选资为手段,以开发区为载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骨干企业和核心产品,完善配套体系,推动产业集聚,重点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新材料、食品制药、现代物流五大主导产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开发区打造成产业高端、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新城区。

围绕发展思路,三山经济开发区制定了规划发展目标:优化拓展空间布局,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转型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步伐加快,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产城融合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四个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营(销售)收入1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0亿元;财政收入80亿元;新增就业人员80000人。

新闻推荐

新闻回放芜湖市作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将从年起开展

新闻回放:芜湖市作...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赶超跨越 三山构建“产业强市”新引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