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吴文茜
近年来,文化建设在镜湖区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提出文化立区的发展思路,建设区域文化中心、构建人文镜湖也被列入今后五年镜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如今,镜湖区文化建设继续朝着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一路向前,文化产业发展脉络更加清晰。
历史融入建筑 打造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
“西洋建筑,全市一共20处33幢,全在镜湖区。作为镜湖人我心里就两字‘震撼\’,有一种捧着金饭碗的感觉。”镜湖区文产办有关负责人感慨。镜湖区是老城区,底蕴深厚,全市百年历史建筑,大多数均保留在镜湖区,境内有100多处330多栋百年以上建筑遗存,可分成西洋历史建筑、芜湖古城、堂子巷徽派建筑群、传统文化遗存4个片区。如何将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转变成产业优势?镜湖区文产办借鉴香港等地区的先进经验,于去年推出“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根据各建筑物的位置、体量及周边环境再打造若干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形成沿长江和青弋江一线,集文化、旅游、商业、科技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将整个镜湖看成一个没有围墙的文化产业园,而14个文化产业园区是落脚点。在这14个文化产业园中,镜湖区先期启动了雨耕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大砻坊工业设计创意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这些文化产业园区的打造,将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镜湖区支柱产业。
活动支撑阵地 享受文化惠民带来“家门口的幸福时光”
过去一年,镜湖区全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12年,镜湖区将打造文化惠民广场列入了区级民生工程,配备文体活动必备的器械和设备,为老百姓打造文体活动阵地。目前,镜湖区已形成艺术鸠兹、戏曲九莲塘、热舞滨江、运动赭山四大特色惠民广场。
集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恒温游泳馆四馆合一的镜湖区文体活动中心正如火如荼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文化阵地。
在全省率先试点社区建立书屋,并于2012年在境内全面铺开,共建设了73个农家(社区)书屋,达到全覆盖。镜湖区文广新局负责人表示,今年,镜湖区将探索农家(社区)书屋的后期管养,提升免费开放能力。
社区文化站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也进一步实现免费开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阵地的使用和管理需要活动的支撑,2012年镜湖区将品牌文化活动与基层社区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活跃群众文化活动。
去年,镜湖区先后成功举办、承办了安徽省第二届风筝大赛等近10项文体活动和比赛。引领群众文体活动,人民群众真正从公益文化建设的成果中实现高水准的文化享有。
小型化、多样化、接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在镜湖区全面普及。初步统计,过去一年,镜湖区全区社区文化活动约786场,“草根文化”蓬勃发展,让镜湖区街头巷尾呈现出“月月有活动、时时有文化”的一幅幅美好画面,每个人都在文化惠民的享有中找到了“家门口的幸福时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陈旻)记者从芜湖火车站获悉,车站预计节后返程客流高峰将从大年初六启动,旅客去向主要集中在沪、苏、锡、常等地,预计初八将是节后返程客流最高峰。 &n...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