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岁末年初,“用工荒”成了令很多企业头疼的通病。从加工制造到商贸流通,人手紧缺几乎蔓延到各行各业,许多企业常年摆台“招贤纳士”。招工为何这样难?
(1月25日本报4版)
一般来说,越是接近春节,就越难挤上返乡的火车,而大巴的价格往往也高出平时的几倍。为了省却这份麻烦,一些准备回家过年的外来工干脆早些辞工。如此,便导致了年末工人返乡潮的提前到来,让不少企业早早感受到了“用工荒”压力。一些企业为了顺利渡过年末用工难关,纷纷采取加薪、外出招工等多种方式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
实际上,芜湖市企业招工难,并不是年末才出现,只不过是年末更为集中一些罢了。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春节返乡之后,不再回到芜湖务工。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还在于一些企业用工不够规范,用工环境较差。正如市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所表示,芜湖市劳动力在比较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的薪酬、福利、保障、工作环境和生活设施条件后,终究还是“孔雀东南飞”,造成企业留不住人。
一些企业,把提高工资待遇看作是留住员工的法宝,但是,和第一代“有活就干、给钱就行”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劳动条件、劳动环境、企业文化等也都有了新的要求。他们外出务工不再像父辈那样仅仅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获得自身发展和谋求更好的生活。因此,他们就业观念的变化也迫使企业在留住工人的策略上有所调整,企业要想留住工人,更需在感情上、发展平台上、生活环境的改善上下一番功夫才行。当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也考验着企业的应变力。
另外,眼下一些民营小企业和工人之间劳动关系松散,双方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惯例。如此,看起来会给企业减少不少的麻烦和开支,但因为双方没有合同约束,工人对企业缺乏一定的团体感以及归属感,这反而给企业用工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一点,同样需要反思。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张梅春节脚步渐近,不少爱好网购的市民正忙着在网上搜罗年货。记者近两天采访发现,部分网...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