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向陈宏)1月15日,一场特殊的“业务辩论”在镜湖区法院展开。围绕该法院提供的20份匿名裁判文书,应邀上门的7位律师逐条过筛子、提意见,该法院6位业务庭庭长则仔细记录、认真解释。律师们说,请律师对法院裁判文书“挑刺”,在芜湖市法院系统尚不多见。
去年4月以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法庭审理和裁判文书质量“两评查”活动的精神,该法院将开展活动与司法公开相结合,以公开建公正,以公开促能力,通过“两评查”活动提升司法水平。为提高庭审质量,法院在规范庭审程序的基础上,运用视频系统对庭审现场全程录像,将存在瑕疵的庭审现场刻录成光盘,组织法官集中收看、对照反省。为提高裁判文书质量,该法院从近三年的裁判文书中,精心挑选了40余件规范的文书,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作为指导制作裁判文书的范本。
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该法院改变以往内部自我评查和交叉评查的单一方式,邀请外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律师参与“两评查”活动。
当天,在该法院举办的特殊“业务辩论”中,应邀前来“挑刺”的7位律师事务所主任,从文字到说理,条条列举,句句犀利,提出意见近百余条。针对律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该法院6位业务庭庭长或虚心接受,或澄清解释。活动结束后,几位庭长由衷地说:“庭审时,是法官当主持;今天搞业务辩论,是律师当主角。这样的换位,带来了不一样的监督效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张梅)“请问你们这里有一个中山南路测绘局小区吗?我捡到一个钱包,里面身份证上的家庭住址写着这里。”近日,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打...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