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芜湖市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221亿元,受益人数逐年增长,由2007年200万增加到2012年380万,百姓共享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随着民生工程的建成使用,后续管理、养护等方面出现了相应问题,影响到民生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为此,民盟芜湖市委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民生工程后续管养存在的问题
1、后续管养主体没有完全明确。民生工程的建设是主管部门各自负责,市、县区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协调。民生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许多地方没有明确后续管养的主体,责、权、利不明晰。
2、缺少后续管养人员。一些民生工程如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存在只建不管的现象。建成后的民生工程没有管好或无人管养,影响群众正常使用,造成浪费,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
3、后续管养资金无保障。如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资金不到位而无法正常管养;部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工程均为一次性投入建设,后续资金没有着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及部分医疗卫生类项目,在实施中预测资金与实际决算资金差距较大,资金缺口致使负债压力增大,后续管养经费更难以落实。
二、加强民生工程后续管养的建议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各级政府是民生工程后续管养的责任主体,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后续管养资金,探索市场化管养模式。各相关部门是具体责任单位,要加大管养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推进制度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健全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工作网络。
2、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同时加大镇、村级转移支付力度。要建立财政投入民生工程管养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严格资金管理,加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建立健全民生工程各项资金的保障机制。
3、整合各类建设资源。要强化民生工程项目资源整合,加强同类型项目政策衔接,集中财力办实事。要将农村民生工程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同步推进,持续放大民生工程的政策效应。
4、完善督查考核办法。要强化责任、考核和整改力度。建立民生工程项目追踪档案,严格跟踪问效。
从2008年起,芜湖市已对民生工程后续管养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我们坚信各级政府会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后续管养工作,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政府为民服务的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新闻推荐
选举芜湖市出席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表决通过了选举办法等 臧国寅作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王沧江主持市十五届
图为1月9日,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场。记者 杨大伟 摄...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