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云涛
“能够为群众为民主法治事业的发展做一些事,我感到十分自豪。”这是市政协委员、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汪仁荣的由衷感言。
多年来,汪仁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他分管的监所处曾荣获高检院、公安部开展的全国监所系统“双加强、双保障”专项活动先进集体。为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他带领分管部门同志积极探索监管工作的新途径,率先在全国试点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2011年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联合出台了《芜湖市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实施方案》,受到了各级领导、中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与好评。他还组织协调开展“法治与责任”——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展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汪仁荣时刻不忘自己政协委员的使命。围绕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他多次开展调研,走访听取群众意见,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建言献策。他参与的“菜篮子建设”的集体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个人撰写的《关于组建市、县区街道办事处、乡镇司法所的建议》、《关于尽快搬迁赤铸山西路二手车市场的建议》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而他本次会议带来的两份提案分别涉及社区管理和农技推广,关注的还是基层群众的身边事。当选政协委员以来,汪仁荣每年都有1-2件提案被评为优秀,而让他感受最深的是这些提案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督办。每当辞旧迎新之际,回头看看自己一年中提了多少提案,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他才会觉得过去的一年没有虚度。同时身为政协委员和检察官,他还担任着省公安厅第四届特邀监督员、市土地局、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员,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责。
身为一位老委员,汪仁荣对自己的要求是,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去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去办案,切实体现执法为民、执法便民、执法护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