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预计2012年GDP1880亿元,增长13.8%
■预计人均GDP7820美元,是2007年的3倍
■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超千亿元,跨江发展全面推进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6%
本报讯(记者 张逸潇)记者从2012年12月31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根据初步预计,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8%,增速有望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
观察主要经济指标,既“稳”又“快”是芜湖市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20美元,是2007年的3倍;近五年的GDP平均增速达15.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尽管全国横向比较数据尚未出炉,但2012年前三季度,芜湖市地区生产总值13.7%的增速,已在中部地区六省82个城市、长三角16个城市中位居第一。其他指标中,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80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亿元,增长16.5%,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升。
速度背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显著提升。2012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4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70亿元,增长17%,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汽车及装备制造作为全市首位产业实现聚焦突破,1780亿元的产值占规模工业的42.5%,增长2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50.8%,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369家,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跨江发展、创新驱动、多渠道融资、重大项目发力等关键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随着跨江发展的全面推进,芜湖市在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干部交流等各方面,都加大向江北的倾斜力度,江北集中区1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全面展开。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配套政策出台,已有5家企业进入实施阶段,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12年全年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3家、省级研发机构27家、院士工作站2家;专利申请14958件、授权9046件,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55亿元,比年初净增227亿元;全年直接融资195亿元,增长31.2%。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58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2个。
在百姓“钱袋子”和民生保障方面,201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60元,分别增长14%和16%。芜湖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免费义务教育,全年投入71亿元实施39项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2万套,竣工0.9万套。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新闻推荐
青春是一...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