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接地气的“大舞台” 新农民的新追求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2-08 13:44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王磊

2月3日,本报头版头条刊发的《5村民自筹30万元建起“百姓大舞台”》一文,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大舞台”的筹建者李宜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农民?他所在的石硊老街有着怎样的乡风民俗?这个“百姓大舞台”如何才能越办越红火?带着读者感兴趣的这些话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追踪采访。

村民变市民

鼓了钱包还要充实脑袋

腊月二十三芜湖风俗为“小年”,喧嚣了5天的剧场安静下来。村民李宜金和他的同伴顾不上准备年货,正忙着打扫卫生迎接“百姓大舞台”的第一个新年。“看到乡亲们欢喜的笑容,我们都觉得辛苦也很值。”李宜金把舞台清扫停当才直起腰,脸上满是喜悦。

在李宜金儿时的记忆中,石硊老街人来客往,上海、南京的时髦商品想要卖到安徽腹地,都要在这里歇脚整顿,老街上有各种新鲜玩意。

旧日的石硊镇变成现在的石硊社区,李宜金是村里离开土地的第一批人。他靠着聪明能干和吃苦耐劳,在开发区经营一家汽车零部件厂,效益还不错。有一次到江浙地区跑生意,一个乡镇企业老板请他到村里的大剧场看了一场电影,对他触动很大。他发现江浙地区的乡村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基层文化活动丰富,村村都有文化站、大剧场。李宜金当时就想,在石硊能不能也搞一个大舞台,给乡亲们唱唱戏、放放电影?

“看到街上的老人们每天就是喝点小酒,打打麻将,我们觉得应该有点文化生活。”最初,李宜金只是想搞一个老年活动室。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村民李腊喜、韩万能一说,大家一拍即合,很快又有李宜扣、李小钢2名村民加入他们的队伍中来。5个人本来寻思着每人出1万块,但讨论中计划一再被放大,最终决定搭建这个大舞台,共出资近30万元。

“我们5个人都是离开了土地的农民,大家对这片土地有感情。现在手头宽裕了,想为乡亲们干点实事。”经过反复考虑,他们把百姓大舞台选定在老街尽头的粮站里,靠近漳河。粮站有一大一小两个粮仓,还有一个院子,挺宽敞。李宜金学建筑出身,设计、选材、施工他全程参与,大家集体动手,花了一个月时间把大一点的粮仓改造成了剧场。院子打扫干净后,细心的李宜金还在墙上刷了一层白石灰,贴上几张戏曲脸谱,看上去有模有样。

老街新鲜事

自筹资金唱文化大戏 

每天下午2点,安安静静的石硊老街就会欢腾起来。乡亲们家里还没收拾停当就出了门,捧着茶杯,打着招呼,三五成群赶到“百姓大舞台”看一场热热闹闹的大戏。“百姓大舞台”连续公演5天,每天下午直到大戏开唱后,李宜金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几个月的时间总算没白忙活。”李宜金对记者笑了起来,很是满足。

得知村民自己搭建的百姓大舞台要开演了,84岁的潘昌余老人每天都早早吃了午饭,赶着找一个好位子。《婆与媳》《三女拜寿》《三请樊梨花》……这些都是乡亲们自己点的戏。黄梅戏的曲调宛转悠扬,村民们听得如痴如醉,并不时鼓掌喝彩。

“那时候老街有1000多米长,青石板的路面,街上有布店、饭店、旅馆、茶楼,客流不断。印象最深的是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商,他们往往组成3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在石硊歇脚,再运到南陵、繁昌等地。”采访中,潘昌余总是忍不住向记者描述老街昔日的辉煌,生活的变迁也让老人感慨不已。“还是年轻好啊,他们自己搭了这么好的戏台,我们都很喜欢。”

看到百姓大舞台受到乡亲们喜爱,李宜金和同伴们计划着把另一个粮仓改造成一个图书室和一个棋牌室,再把院子改造成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我们想最终建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站,让乡亲们在这里都能乐呵乐呵。”李宜金告诉记者,最重要的还是资金,如果全部完成大概需要50万元,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更好了。

文化主力军

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要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掷地有声,既反映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重视群众创造文化的力量。在李宜金看来,文化强国建设落实到基层,让乡亲们有地方看看戏,下下棋,读书看报,锻炼身体最实在。“石硊老街还有很多文化资源,如果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扬,会有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李宜金告诉记者,政府正在对漳河进行疏浚,也许很快就能在漳河上看到消失多年的龙舟赛。

“百姓大舞台是个创新之举,在全省应该也不多见。”市文化馆馆长王岭告诉记者,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渴求日益提升,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提供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文化产品。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网络,把“零门槛、无障碍”的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送到每个老百姓的心中。

王岭还表示,市文化馆将加大对“百姓大舞台”的支持,经常性地为大舞台送戏曲、电影和演出。依托大舞台免费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开展广场舞、健身操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扩大文化平台的辐射半径,支持大舞台更好地服务群众。

新闻推荐

节后探亲返程现高峰 火车票频频吃紧

本报讯(记者 陈旻)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各路归乡探亲的人群踏上了返程。记者了解到,从2月15日、16日,芜湖火车站迎来了节后返程的人流高峰,日发送旅客均超过1.3万人。&nbs...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接地气的“大舞台” 新农民的新追求)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