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老伯两口子正在打扫除尘,准备过新年。 记者 陈洁 摄
□本报记者 潘晔 实习生 董红毓
“来啦!”
还没敲开承良贵老人家的大门,承老爽朗的声音就从屋里头传了过来。记者环顾四周,只见门前的走廊一尘不染,还洒上了水。不远处就是自动电梯,上下楼十分方便。
74岁的承良贵和老伴崔玉香原本住在江东船厂附近的棚户区。不到20平方米的狭小面积,冬冷夏热的逼仄环境陪伴老两口20多年。去年6月,在海南渡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老夫妻入住棠梅苑小区保障房。这是他们在新家过的第一个春节。
虽然才腊月二十四,这个家就已弥漫浓浓的年味。刚推开门,年画寿星捧桃图立刻映入记者眼帘。年画两旁,挂着一幅写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的对联。老人的“新家”有50平方米,不仅比老房子宽敞整洁,还通了天然气,添置了抽烟机、热水器等家电。
“最开心的是,今年终于能把孩子们全部接来吃团圆饭了。”崔奶奶说,他们有3个子女,以前的老房子“挤”不下一大家子人,只能轮流到不同的子女家过年。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团聚,老两口早早备起了年货。“孩子们爱吃肉,我多做点炸肉圆子。”“过年得吃蛋饺,这是老芜湖人的传统。”“别忘了买香,除夕晚上在门口点上保平安。”说起过年,老两口像孩子般兴奋。往年,他们想买点年货,得走很远的路再换乘公交车。如今,家门口就有菜场和大型超市,小区附近还有许多年货摊点,不仅应有尽有,价格也很公道。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承老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帮他们申请了低保,家里每个月有900多元收入,除去每月房租40元,剩下的钱足够老两口生活开销。二老爱干净、懂生活,连门前的走廊也认真打扫。
保障房里,这个新年不仅充满了年味,还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棠梅苑是芜湖市保障性安置小区,住户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廉租户。为了方便老人生活,海南渡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为老人免费量血压、打扫卫生、修理家电、理发等等。平时,老人们经常聚在小区里一起晒太阳、拉家常。谁家有了困难,邻居们都倾力相助。
“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当记者离开小区时,崔玉香老人突然提出这样的请求。“政府给了我们一个家,我们也想尽己所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冬日里,崔奶奶朴实的回答暖人心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陈旻)为建立和完善芜湖市医疗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和医疗纠纷处置长效机制,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今年芜湖市将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第二轮医疗责任保险。&n...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