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正毛 实习生 徐飞
3月22日,记者赴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恰逢该公司正在省城接受中国驰名商标的授牌表彰,由该公司创造的“安湖”牌商标成为芜湖市第14个驰名商标。这一殊荣也是对芜湖市本土企业坚持打造自主品牌的充分肯定。
“我们始终把创立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盛力科技董事长张武江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企业一路成长的法宝。公司培育了一支精干的研发队伍,每年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为年轻员工成长搭建舞台。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3%用于研发,在该公司省级技术中心内直接从事研发人员约5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0%以上。坚持走开放合作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之路,先后与各大主机厂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安徽工程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了产品优化和升级的步伐。
张武江带领的创新团队,通过对国外先进的工程车辆全液压制动系统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吸收,研制出新型全液压制动系统,为全国各大主机厂配套,替代了进口,降低成本,使我国工程机械制动系统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该团队也获得芜湖市第二批“555”产业创新团队称号,累计实现研发项目76个,全部实现成果转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件和实用新型专利46件,研发出的新产品占总销售收入比重达36%。
“我们这个团队一直很稳定。”张武江介绍说,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改制零裁员的企业,目前该公司经营团队仍然是改制前的团队。而在盛力科技国有企业一些好的做法依然继承并发扬光大,比如在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公司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公司每年还举行技工大赛,对子女考上大学的职工给予奖励。即使在去年企业经营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企业也坚持与职工抱团取暖,使得员工愿意留在企业。
“现在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再以成分论,只要企业达到政策的标准,会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张武江说,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进步奖、省级技术中心、研发团队、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创新团队等评定中,均屡有斩获,这也使得企业越做越强。企业年销售收入也从2002年改制的5000万达到目前2亿元的规模,年平均增长率达35%以上,并已形成具有年产500万套汽车工程机械制动元器件的产能规模。而进入芜湖市上市后备企业序列后,未来盛力科技还将瞄准资本市场,实现更大作为。
新闻推荐
□ 汤修宪时下,一些所谓的“穿越”剧和“穿越”作品非常红火。芜湖市一些书店和书摊上,“穿越”小说也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影视作品...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