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何女士咨询:
我是一名5岁男孩的母亲,最近儿子幼儿园里有小朋友得了腮腺炎,全班被隔离,这个班的孩子要单独从一个楼梯上下教室,连校门也和别的孩子不走同一扇。同事女儿的班里听说有几个孩子陆续出现症状类似的腹泻。我想问问春季的传染病应该怎么预防?谢谢。
专家解答:
每年早春时分,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发病报告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通常,我们是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有效结合来完成的。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您有效预防,远离患病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勤晒太阳,勤晒衣服和被褥。保持房间空气流通,清洗空调过滤网。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拥挤场所,尽量避免接触病人,必要时戴口罩。
■生活规律,充足睡眠,情绪安定,保持足够免疫力,适量户外运动。
■衣被厚薄合适,避免过冷或过热。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烹调要彻底熟透,食品加工后尽快食用。
■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鱼、肉、蛋、奶、豆制品等蛋白质摄入,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避免被流浪犬(猫)和野生动物、虫媒咬伤。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国旅行、前往疫区的人员,需要警惕经由蚊、蜱等传播的疾病。
创建“城市生活e站 ” 搭建城区公共服务新载体
为探索城市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根据省人口计生委统一部署,芜湖市近年来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城市生活e站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9个“城市生活e站”通过省级验收,6个通过市级验收。全市“城市生活e站”根据辖区居民不同需求,开展各类特殊服务,使特色服务逐级形成模式和品牌。
一、基本做法
一是转变工作理念,创建城市“e站”新载体。为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坚持 “便民、实用”原则,以群众需求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范化运行,问需于民、建设为民、活动惠民,打造融虚拟形态与实体阵地相结合的“城市生活e站”,搭建城区公共服务新载体,传播城市生活新理念、新知识、新方式。试点单位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根据辖区居民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服务需要等,高标准打造多个功能区,为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集休闲、娱乐、宣传、教育、咨询、指导于一体的服务阵地。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创建工作新机制。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统一要求,芜湖市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城区认真部署,踊跃参与。市、区、试点街道均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并赴无锡、苏州、南京、合肥等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观摩,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拓宽思路,为全面推行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均在创建经费上予以重点倾斜。在省、市均下拨试点专项经费的基础上,试点区、街道又相继追加创建经费,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结合居民需求,开展特色化服务。各试点街道根据辖区居民的不同需求,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特殊服务。汀棠街道开展的“一米阳光爱心1+1”特色服务(第一个1是老人,第二个1是小孩),为辖区老人、小孩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只要一个电话, 街道在全辖区建立的便民服务点和配送点就会把他们需要的商品或服务送到家。四褐山街道、龙山街道开展“陪孩子看一本书,给孩子多一点爱”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利用“早教指导室”请专业早教人员对家长和小孩开展早教课程,定期组织婴幼儿家长参加了“走进宝宝世界,探究早教奥秘”的科学育儿讲座。“阳光之家”为社区精神轻度残疾和智力残疾的人员进行康复指导和手工制作方面的培训。弋江桥街道针对辖区下岗失业人群较多的特点,充分利用共建单位丰富的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服务,切实帮扶社区就业困难者就业。开设“南山”乐园使空巢老人有了心灵交流的空间,得到情感慰藉,通过定点联系医生,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指导服务,为空巢(80岁以上)及“三无”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东门街道的“书画工作室”为爱好书画的老党员和退休老人提供了展示风采、交流经验的平台,真正提升了城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四是推行“新居民计划”,不断拓展均等化服务领域。宣传鼓励流动人口到“城市生活e站”体验并接受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关注流动人口民生,保障流动人口在免费婚检、免费优生检测、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技能培训、奖励优待等方面享受与本市市民同等待遇,并主动联合其他部门,探索拓展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新领域。2012年由芜湖市人口计生委、公安局、团市委、市妇联、芜湖日报报业集团、芜湖市广播电视台等六家单位在全市开展了首届“十佳新市民”评选活动,展示外来人口融入芜湖,在芜创业、工作、生活的风采,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新市民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均等化服务。
二、创建工作初显成效
一是创建工作获得群众一致认同和好评。实践证明,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程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顺应时代需要、适合群众需求的“民心工程”,也体现了政府从行政管理向社会服务转型的努力与成功尝试。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群众对街道社区提供的各项服务和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认可,不少居民将“城市生活e站”当成了“第二个家”,主动参与、融入到“e站”开展的各项活动中。
二是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深入人心。通过试点工作开展,各级党政领导逐步树立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识;各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也在试点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真正将管理与服务巧妙结合在一起,以服务促管理;居民群众通过参与、融入到试点工作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从接受、喜爱这项工程,到逐步被它影响,改变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最终使e站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e站中真正找到了家的温暖,在他乡不再感觉孤单。
三是“城市生活e站”已成都市生活风景线。通过试点街道不断开展各项特殊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周边众多群众踊跃参加。老人老有所养,孩子在早教中心嬉戏,健身队、舞蹈队、合唱队、摄影队、器乐队等队伍,活跃在社区和辖区广场,利用“e站”提供的平台,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成为都市生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群众的身心健康。
下一步,芜湖市将继续深化试点街道创建工作,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整合其他部门力量,扩充志愿者队伍,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有专业技能的社区工作人员(如早教工作人员、生殖健康咨询师等),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满足群众多样性需求。同时全面推广“城市生活e站”创建工作,借鉴试点街道的成功经验,鼓励工作基础较好的街道结合实际,开展新一轮的创建工作,并将创建工作向城关镇延伸。加大宣传力度,使人口计生创新社会管理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城市生活e站”真正成为群众认可,有生命力的服务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吕毅)记者昨日从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芜湖市将倾力打造“主题公园、滨江山水、文化娱乐、休闲购物”四大欢乐旅游体验品牌,重点建设以欢乐旅游为导向的...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