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土里刨食也得刨出花样,和传统的农业种植不同,方村街道旗杆村农民种起了荸荠。因为荸荠,村民口袋鼓了,也成就了旗杆村的美名——小小荸荠 承载梦想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3-27 13:31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吕毅

3月21日,沿河小区幼儿园组织了一场特别的亲子游活动,200多位家长和学生们乘车赶到了方村街道旗杆村。他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挖荸荠,体验农村生活。

一下车,家长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往田地里跑。在村里农户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小竹板像模像样地挖荸荠。虽然速度不快,但兴奋劲十足。到了中午,家长和孩子们就地吃起了农家饭,尝了可口的荸荠。

村里也十分乐意接待这些孩子,还在10家农户的门前挂起了“小农夫体验家庭”的牌子。“以后多和学校对接,开展农家游活动,这样也能促进农户创收呢!这都得益于我们村的宝贝荸荠。”村里人笑着说。

说起荸荠,旗杆人很自豪。村书记张红星说,旗杆村的村民以前也都守着传统农业种植,后来村里也想办法,找农业转型的路子,为村民多谋条挣钱的方法。经过考察,旗杆村决定引进荸荠品种,在农业专家的帮助下,对引进的荸荠种植再进行技术层面的开发。就这样,一种荸荠新品种诞生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户们开始尝试种植荸荠,效益非常明显。

21日下午,在一片荸荠种植地,记者见到了正在挖荸荠的张先信和奚小配夫妇俩。“这里有一亩二分地,以前是种小麦,后来看到别人种荸荠能赚钱,于是也种起了荸荠。你还别说,这一亩二分地有1万多的收入呢!”

只见张先信拿起耙子先把挖过的碎土进行清理,然后再耙开新的泥土。土堆一翻,藏在地下的很多荸荠就现了身。奚小配则蹲在地上,用小竹板挖荸荠。因为熟练,一分钟能挖10多个。从年前到现在,半亩左右的荸荠已经被挖了出来。

“过年的时候能卖上更高的价格,5、6元一斤,现在3元左右一斤。”张先信说,当天已经挖了100斤,大多拿到集市上卖,剩下一些自家烧菜。“这荸荠可好吃了,和大蒜、肉片在一起炒炒,味道很香甜。”张先信今年69岁,这段时间每晚都会吃着荸荠,喝点小酒。

在另一片田地里,记者又见到了村民张先文。他可是种荸荠的大户,家有5亩左右的荸荠地。“去年5亩地的荸荠收成虽然也不错,但赶不上今年的价格。由于荸荠需要隔年种,所以今年只种了一亩。”张先文有些惋惜地说。

村书记张红星说,现在种荸荠已经形成特色产业了。目前,村里成立了方旗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里近半的村民种荸荠,荸荠地将近800亩。每亩地的收入在万元左右。

“旗杆村的荸荠也有了品牌,叫方旗荸荠。因为品质好,所以不愁销路。”张红星说,通过网上销售,很多买家主动下订单。现在方旗荸荠主要供应芜湖和南京市场,有的还远销东北。眼下还在和市区的大酒店谈直销合作。

小小荸荠大有文章可做。张红星说,方旗荸荠现在已经小有名气,来挖采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借助荸荠发展特色农家游,无疑是另一条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子。

离开旗杆村,放眼望去,斑驳的荸荠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错落分布,泥土的芬芳里,承载着旗杆人的梦。

新闻推荐

天门山东路立交桥 改扩建进展顺利

3月26日,天门山东...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土里刨食也得刨出花样,和传统的农业种植不同,方村街道旗杆村农民种起了荸荠。因为荸荠,村民口袋鼓了,也成就了旗杆村的美名——小小荸荠 承载梦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