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诞生到如今在全球兴起,“地球一小时”这一环保的行为艺术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如今这项活动已吸引了7000多个城市的加盟。这其中也包括芜湖市,今年“地球一小时”,芜湖新闻网和中江论坛发起了“我做芜湖‘绿V客’”活动,号召市民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我做芜湖‘绿V客’”非常有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参与“地球一小时”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省一些电,而是通过这一活动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当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强化,就会将保护环境转化为日常的自觉行为。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另一个现实,在“地球一小时”后,许多人很快便忘了这件事,下班不关电脑、洗手不关龙头,又“习惯重演”。笔者建议,能不能将“地球一小时”常态化?具体而言,就是每个城市,每天选择不同的地点,开展“熄灯一小时”活动。为了避免熄灯一小时给民众生活带来的不便,这些地点范围无需太大,可以只是一个单位、一个居民小区,甚至一所学校、一家商场。将“地球一小时”转变为“单位一小时”、“小区一小时”、“学校一小时”和“商场一小时”。这种“实践宣传”比空洞的说教无疑更具实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
保护地球最需要的就是行动,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哪怕行动再细微,做与不做乃本质之别。世界自然基金会倡议了全球性“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我们能不能将这一活动进一步扩展?用我们的行动,向世界倡议“地球一小时”不仅仅一年一次,而是日常化、常态化?我想,这是一件可行、且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正是基于此,“我做芜湖‘绿V客’”活动也可以向日常生活转变,用我们的行动,做一名日常的“芜湖绿V客”,为建设美丽芜湖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万晓明)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和马仁奇峰旅游公司主办的“美丽芜湖”文艺采风笔会,3月24日在通研会六大创作基地之一的马仁奇峰景区举行,芜湖市20多位...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