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政府在日前召开的清明祭扫管理工作协调会上要求,以为群众祭扫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重点做好治安安保、交通安全、护林防火、接待服务、宣传教育等工作,宣传文明祭扫观念,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
(3月28日本报1版)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每当这个期间,文明祭祀的话题,又重重地摆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清明扫墓源自于我国的孝文化,长期以来,世人通过清明节修缮坟茔、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或烧些纸钱,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一些单位和学校组织干部职工和学生祭扫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但而今在清明祭扫时,出现了一些不文明、不和谐和不安定的因素。首先是人们外出扫墓时间集中,尤其是在城市,往往造成交通拥堵,由此而酿成交通事故;二是采用焚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导致纸钱乱飞,灰烬遍地,甚至引发火灾;三是攀比铺张浪费,一些人在坟前墓旁比谁的祭祀品贵,花样多,不仅大把大把的烧纸钱,整堆整堆地燃放烟花鞭炮,还头脑发热,直接焚烧人民币祭扫;更有甚者,少数人毫无节操地利用祭祀者对亡者的尊重和敬仰,仿造一些纸制的现实生活中的时尚用品进行焚烧,如烧“宝马”、“别墅”随处可见,这使颇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变得浅薄、低俗。如此等等,文明祭祀显然不仅是一个时尚的话题了,更是一种道德的选择,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清明作为文化符号,不仅是文化的精华,也是文明的缩影,蕴涵着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清明节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绝对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与“拯救”,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文明,不断升华。我以为,文明祭祀,不仅仅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宣传引导,更重要的是须从人人做起。近几年来,在清明节祭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欣喜的变化,或不再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蜡烛,记下自己的感怀;或不再夜幕下急着去路口焚烧纸钱,而是井然有序地来到定点设置的祭祀鼎和焚烧桶前,寄托着自己的哀思。这样做不仅能达到祭奠亡者、激励世人的效果,而且也充分展示了现代人文明程度的提高。
心祭胜于形祭。但愿在今年清明节祭祀中,家家树新风,人人讲文明,以文明祭祀的良好风范,教育后代继承先人的优良家风,告别那些祭祀陋习和奢侈行为,不再目睹烟火缭绕、纸屑飞舞,从你我做起,努力打造一个平安、文明、低碳的清明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向陈宏)“芜湖市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服务周”活动昨日正式启动。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此次活动首次采用市县联动的方式举行,规模之大堪称首例。 ...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