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小六一”撬动“大市场”应避免儿童节过度“商业化”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5-29 20:27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六一”节前夕,芜湖市各大卖场的儿童商品销售柜台前纷纷打起“促销牌”。记者 陈洁 摄

□本报记者 陈旻

周末就是“六一”儿童节了,5岁的小木子已经在盘算着能收到什么礼物。作为家里的第二代独生子女,每年“六一”和生日,她至少能收到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3份礼物。家人为了准备礼物也颇为费心,衣服、玩具、图书、学习机,不少价格不菲。“现在小孩子的东西都很贵,但是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怎么舍得不给她最好的。”小木子的妈妈笑着说。

一件童装好几百 

儿童用品太“高端”

在市中心一家大型超市,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用品摆满了数十排货架,大批促销玩具摆在显要位置。“家里娃娃买了那么多了,回去你也不太玩,不要了吧。”记者看到一位家长正在竭力劝说女儿放弃购买一个娃娃装扮礼盒。

货架上的玩具包装精美,一辆普通的遥控汽车售价也在几十至上百元,毛绒玩具、电子学习机、早教机、航模等价格都不便宜,包括很多儿童文具,都被包装成了礼盒套装,颜色鲜亮,造型可爱,售价可达数百元。“现在小孩的玩具动不动都是电动的,高科技的,我们小时候玩的手工做的,简易的少了。”记者找了一下,相对来说,木质的七巧板、小算盘等几元钱的传统玩具价格比较便宜,但往往不受孩子注意。

记者来到步行街一家商场的儿童用品专柜,相对于超市的货品,这里的消费更“高端”。各品牌的童装琳琅满目,运动T恤、蕾丝裙等等成人流行的服装样式也在儿童服装里有了“翻版”,价格甚至超过成人服装。耐克、小熊维尼等品牌儿童服装,三四百元一件的比比皆是。

一名带着孩子挑选衣服的家长告诉记者,小孩子长得快,一般新衣只能穿一季,但家里人总希望孩子穿得洋气漂亮,自己家通常一季给孩子买衣服鞋帽要1000元左右了,但在周围亲戚朋友间,这个花费大概也就排在中等。据一项对城市儿童的消费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工薪家庭中,孩子的月平均消费超过了一个成人的消费,儿童消费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沉重负担。

金钱难买快乐童年 

莫让“儿童节”变味

这个儿童节怎么过?记者询问了几位年轻的父母,带孩子外出吃饭、购物、看电影、去游乐场是最常见的选择。“我们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加班,这个‘六一\’正好是周末可以陪陪孩子,往年赶上上班也只能把孩子托给老人带出去玩。”一位80后妈妈说。

一套服装、一双鞋、一套玩具、一套精品图书,还有当天预备一家人出去吃饭,加上去电动城的花费,王丽估计这个“六一”的花费不下1000元。“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去游乐场,花费都不小,其他还有什么可以带孩子玩的呢?”有这样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

有社会学家指出,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平时缺少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于是喜欢用物质和金钱来表达自己的爱,特别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几个家庭共同抚养一个孩子时,因为溺爱孩子而只重视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就希望能不布置作业,也别让我去上辅导班,这一天时间让我自己支配。”上小学的苒苒这样告诉记者。不过她的妈妈已经明确告诉她,“六一”可以给她买条早就看上的裙子,但周末还得练琴。

对于儿童市场的高消费,本身就从事教育行业的王丽有自己的思考: “我也希望孩子童年能过得轻松点,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谁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光是教育上的钱不能省,在生活上也尽可能提高品质,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所以涉及到孩子的消费价格都很高,家长们都说贵,但也都‘买单\’,算是给孩子的‘投资\’吧!”

新闻推荐

变土地“紧箍咒”为转型“加速器”倒逼机制激活江城发展绿色引擎

本报讯(记者 张逸潇)“过去我们和项目签订土地合同,往往只约定投资强度、建设周期等内容,但今后会逐步细化到一二三期每个地块的开竣工时限,甚至产能和利税等,从源头建立...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六一”撬动“大市场”应避免儿童节过度“商业化”)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