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双华 实习生 李青
一声你好,拉近了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芜湖市在开展“和谐文明在心中,公交出租在行动”活动中,对全市出租车的文明规范服务提出了一些具体明确的要求,上车主动问好便是其中的一项,但一些出租车驾驶员却认为坚持下来挺难,到底难在哪?5月4日,记者随新长城大发83111出租车的杨自安师傅进行了跟车采访。
傍晚,从华衍水务到弋矶山医院,再到方特、银湖路,最后到皖医二附院,记者随车过程中,杨师傅共带客5次。“你好,请问去哪里?”当乘客打开车门坐下,杨师傅送上的问候亲切自然。一路上,很自然就和乘客聊了起来,有时候从乘客上车一路聊到下车。“我喜欢与乘客沟通,遇到堵车或等红灯的情况我会耐心地告诉乘客哪条路是最近的,哪条路现在比较堵。大部分乘客也很乐意跟我聊,但也遇到过醉酒乘车、无理取闹的乘客,一般不跟他们计较。”杨师傅笑着说。
杨师傅没有抽烟、喝酒的嗜好,待人有礼有节。他的车虽然已经跑了66万公里,车厢内看上去很干净,坐椅套洁白,座位底下清清爽爽。他说:“把车上的环境搞好,不仅是维护出租车这一窗口的形象,自己开起来也会感到心情愉快。”杨师傅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在路上跑两三百公里。当了10年出租车司机,他时常感到腰椎和颈椎有些酸痛,“这是干这一行的职业病”。杨师傅希望规划建设部门能在市区建一些出租车休息服务区,让出租车驾驶员有一个吃饭、方便和歇歇脚的地方。
杨师傅来自江北的二坝,当过兵,退伍回乡后,曾担任过村干部,2003年来芜湖跑出租,一开始是为别人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出租车,他曾获得“优质服务车”“优秀驾驶员”“优秀党员”等荣誉。谈到在文明创建中芜湖市对出租车驾驶员规定的5项规范服务,杨师傅认为,出租车是城市的窗口,这些要求是出租车驾驶员应该做到的,从实际情况看,开车系安全带大家都能做到,开车时不接打手机,不向窗外吐痰、扔废弃物,大多数驾驶员也能做到,就是这主动问好,让不少驾驶员感觉别扭。杨师傅说,他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乘客心情不好,问好难以得到乘客的回应,自己也感觉别扭。“对绝大多数乘客来说,真诚的问候体现了驾驶员的文明素养,也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吴小兵芜湖市一女士出国期间家里收到了报社寄来的稿费单。由于该女士出国的时候带走了身份证,该女士的老母亲担心稿费单过期,便...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