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宛溪河畔的润华苑小区,已有三年多没有物业管理,但小区内有这样三位热心老人,义务担起小区物业的职责,被传为佳话。
“物业不管,我们自己管”
润华苑小区是市区的老旧小区之一,以前曾有一家物业公司在管理,2010年初觉得运营不划算退出了。从那时起,小区便陷入了无人管理的局面。好不容易到2011年盼来了一家私人物业公司,可这家物业居然在收到物业费后“人间蒸发”了。渐渐地,小区内居民的垃圾随意乱堆,到处都是不堪入目的垃圾山,甚至堵在了小区进出的道路上。
付春保是芜湖人,退休后跟女儿一起生活在润华苑小区,看到小区这个样子,老人坐不住了。“年轻人忙着上班挣钱,没时间过问,可我们老年人有的是时间。物业不管,我们自己管!”付大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小区的陈先辉和袁明喜两位老人,三位老人一拍即合,“三人组”说干就干。
2012年初,三人找到锦城居委会,说出了他们的想法。本来居委会就对润华苑小区的管理很伤脑筯,对他们的义务之举大加赞赏,当即委托他们替居委会代行管理之责。得到居委会的授权之后,他们便在袁明喜家超市门上贴出收费通告,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小区“自治”之路。三位老人还做了分工:付大爷曾是一名教师,有一定政策水平,承担了管理协调的牵头工作。袁大爷在小区路口经营一家超市多年,与居民熟悉,物业费由他在超市设点收取。陈大爷是纺织厂的退休工人,也是一名老党员,德高望重,他负责费用的保管和支付。
“我们把小区搞干净了,
业主自然会来缴费的。”
三位老人的愿望是好的,可一开始,这条“自治”之路并不顺畅。小区共约170户人家,他们定的收费标准是每月12元。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打收费通知发出后,上门交费的人很少。三位老人凑在一起分析后认为:也难怪,居民不知道我们会干成什么样,甚至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再说小区还曾经被人骗过。如果大家看到我们把小区搞干净了,自然会来缴费的。
于是,付老他们一家家上门去收物业费,并向大家说明情况。在他们的详尽说明下,大多数居户还是挺支持的,交了费。但也有少数钉子户,就是不愿交,付老他们对他也不客气:你们不住在这个小区吗?你们从来没有垃圾吗?!不交不行!……就这样,这年的物业费硬从年头收到年尾,总算基本收齐。
相比于收费难的境遇,让三位老人感到心寒的还有少数人的不理解。付老就碰到一回,那人问他:“你算什么呀,收什么钱?我没钱,垃圾让它们堆去!”付老这样跟他讲:“我们把小区搞干净,你们出垃圾费,这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几个老的图什么呀,我们不要你感谢,最起码你心里要有个数啊!”讲完这番话,那人也就心有所动不作声了,如数交上费用。
就这样,在他们三人的操持下,小区物业管理开始有模有样地运作起来。收取垃圾费后,他们以每月千余元的工资,请来了一位清洁工,负责每天在小区打扫卫生、清运垃圾,小区告别了昔日的模样,一天天变得整洁起来。
“大家对我们的肯定,
就是我们最大的酬劳!”
管理小区这个“家”不容易,这让原本打算退休后享享清福的三位老人,为此付出了不少辛劳。居委会书记对他们说:“你们真是为小区做了大好事,一定得拿些酬劳。”可无论怎么说,他们坚决不接受。后来,考虑袁老负责收费没少花精力,年底硬让他收下了两千元辛苦费,袁老还觉得不好意思,主动提出负责小区绿化的修剪。
“大家对我们的肯定,就是我们最大的酬劳!”付大爷说:“今年的交费通知是4月20号贴出去的,短短4天就已经有30多位户主来缴费了,这就是对我们的肯定!”
采访中,记者正好碰上带着孩子来缴费的何女士,她一次交了半年的费用。说起来,这位何女士还曾是不愿交费的“钉子户”之一,与其他居民一样,如今小区的变化,让她看在眼里,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
居民理解了,现在的工作好做了。问及以后的打算,三位老人说:“我们肯定会一直干下去,并且力所能及地做得更好。”
新闻推荐
在宣州区古泉镇,问起王良贵,知道的人并不多,可谈起泥鳅、龙虾、山羊养殖示范户,大家都会说“原来是他”。因为3年来,他把泥鳅、龙虾、山羊养得“风生云起”:养殖利润让周边村民刮目相看,成了附近小有名...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