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双联系”工作的应有之义。它围绕的是一个中心词“群众满意”,指向的是一个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深入推进“双联系”工作,就是要在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的结对帮扶,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首先,要大力解决好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委政府要把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作为重要职责,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帮雪中送炭的忙。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特别是要关心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问题,能解决的要立即解决,因问题复杂、牵涉面广、一时解决不了的要限期解决。要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实施,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其次,要着力解决好发展问题。发展为民、发展富民是最重要的群众工作,也是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富民行动,以创业促进充分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把“双联系”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抓,以政策扶持、项目争取等为重点,积极帮助群众谋划发展思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扶贫”为“扶智”,促进群众致富。
同时,要倾情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当前,很多上访事件说到底还是由于群众利益没有得到维护,甚至受到侵害。芜湖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很多工作的开展、项目的推进,都涉及群众利益。尤其是土地征收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决不能因为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而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实,干部是不是真深入、真联系、办实事、求实效,群众心里有一本账。干部如果真的尽心尽力为民办事,即使没办成,群众也不会有怨气;反之,对装装样子走走过场的干部,即便能为老百姓谋得些许实惠,群众也不一定念他的好。
党和群众应是血肉联系,干部和群众应为鱼水关系。这个鱼水关系够不够“铁”,最终要看干部联系群众的深入度,看干部是否带着深厚感情去联系群众。让我们始终怀着对群众的深爱之情,通过“双联系”,在办实事求实效上有所建树,进而构建全社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本报评论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聂梦笛) 昨日,芜湖市召开首次兼职督学聘任暨业务培训会议,聘任各县区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等112名教育人士为市...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