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快递市场看,目前规模以上的国内快递企业有十余家,如邮政速递EMS、顺丰速运,以及“四通一达”(圆通、申通、汇通、中通和韵达)成为快递市场的主导力量,占据了国内快递市场的主要份额。此外,还有像UPS(联合包裹)、联邦快运、中外运敦豪等外资、合资品牌快递企业也开始抢滩国内快递市场。在国内快递企业中,除邮政速递EMS为国有体制之外,其余皆为民营快递企业,其发端主要集中于上海、浙江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且除邮政速递EMS和顺丰速运为直营形式之外,其余多以加盟经营形式为主。这便形成了国内快递市场所特有的现象——起点不高,价格低廉,扩张迅速,爆发式增长,故被称之为服务业中的新奇军。
然而,社会上对这个行业的评价却并不乐观,所谓“爱恨交加,形象不佳”是如实的反映。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几大因素:一是快件索赔难。快递员来无踪、去无影,用户与其单线联系,一对一服务,完全出于一厢情愿的信任,一旦发生纠纷,处理起来往往烦琐,难以遂愿。二是行业竞争乱。快递企业发展靠的是快件量的增长,以量增收。为了增加业务量,争取与电商合作,快递企业唯有在价格上让步;更有少数快递企业默许快递员在揽收快件时,可以适当自主调价,客观上造成相互压价,扰乱了市场秩序。三是服务意识差。表现在与用户的交流、沟通方面,缺乏应有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意识。
即便如此,仍难以遏制快递市场的快速发展。也许正因为其草根属性,可能更契合新型消费形态,更贴近市场消费需求,能够迅速聚集成势。以芜湖市为例,在2012年,全市28家快递企业的业务收入便达1.05亿元,同比增长55%;快递业务量完成2380万件,即全市每天收发快件量达6.5万件以上。近年来,相比传统的邮政函件业务呈逐年下降趋势,快递市场业务则以50%以上的惊人速度逐年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已完成17.1亿件,业务收入达284.1亿元。
快递行业的发展模式,尤其是民营快递企业普遍采用的加盟经营模式,为其快速布局网点、拓展业务范围、迅速占有市场提供了先机。但问题是,这种加盟经营模式,总部对其管控毕竟有限,加盟企业对快递员管控也有限,难以对快递员的服务跟踪问效。换句话说,只要用户不投诉,企业则尽可能不管不问。
相对于快递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监管部门一时稍显力不从心。正因为此,国务院于2012年决定组建市级邮政监管机构,以期强化快递市场的监管力量。在此背景下,芜湖市邮政管理局于2012年11月15日成立。立即着手对快递市场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通过现场调研检查、开展执法核查、处理用户投诉、清理市场环境,从整治快递服务入手,逐步建立并完善市级快递市场监管机制。借助于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专门制作《快递服务消费指南》现场宣传,并通过快递员投送给用户,让快递从业者规范服务、消费者明白消费。
如何尽快引导快递市场规范发展,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是摆在行业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必选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市邮政管理局在推行依法行政,逐步规范服务,引导理性消费的同时,着手推进快递服务“三个统一”:一是推行快递业务员服务标识的统一;二是推行快递车辆标识的统一;三是推行快递服务门店标识的统一。“三个统一”便于用户识别,便于社会监督,便于快递企业规范服务。与此同时,着手对全市快递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依法清理未办理经营许可证的经营活动;并组织开展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分等定级,量化管理,提升快递行业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市邮政管理局)
赵根生
新闻推荐
经开区转型“新引擎”拉动经济逆势上扬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6.1亿元
图为大陆电子汽车仪表生产线。记者 杨大伟 实习生 刘胡海 摄...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