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旻 实习生 范倩倩
随着中、高考的结束,毕业生们在离开母校前总不会忘了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记者发现,今年芜湖的“谢师宴”少了奢侈的色彩,不仅没有以往花样繁多,而且也少见大操大办,更多的是回归到感情交流本身。
高档酒店“谢师宴”遇冷
高档酒店一向是办“谢师宴”的热门地,往往都要提前多日预定。记者从滨江公园附近一家酒楼了解到,往年酒店会推出“状元宴”、“ 榜眼宴”、“ 探花宴”,促销宣传在考试前就会开始,预定5桌以上的客人不在少数,通常一两千一桌的标准是最常见的。但今年预定的人少了,大家似乎不再青睐这些特定标准的“宴席”,更多的是看单点菜,不求档次高,而求吃得舒心。一家星级酒店的客服人员也告诉记者,今年一办数桌的“谢师宴”销路并不好。
“尊师重教是中国人的传统,我觉得对老师好好感谢一下,吃顿家常饭还是很应该的,但是不需要豪华,重在大家交流感情,我更喜欢有特色、环境轻松随意的小饭店。”儿子刚参加完今年高考的王女士说道。
记者发现,相比之下一些中档酒店和特色饭店“谢师宴”的生意颇为红火。记者走访凤凰美食街上一些餐饮酒店了解到,这些酒店没有推出“谢师宴”包桌的促销方式,而是像平常一样自由点菜。一家酒店的经理吴女士告诉记者:“高考结束了,孩子考上大学,请来老师亲友一起庆祝的家长很多,一般规模都不太大,单点菜每桌四五百块钱就差不多了。”
聚餐谢师最受认可
对老师们来说,每年的“谢师宴”往往成了负担。芜湖一中某毕业班班主任告诉记者:“本人是比较反感‘谢师宴\’的,最后一次填报志愿,已经和各位家长说了,自己是班主任,不会参加‘谢师宴\’。”他还说,家长想请老师聊聊天,听听老师建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像那种高价“谢师宴”完全是浪费。他认为,家长争相宴请老师不是一个好风气,无形中还会给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负担。
在学生们看来,集体性活动更加具有纪念意义、更有趣。安师大附中某高三毕业班今年选择了跟老师一起集体聚餐的形式来“谢师”。李同学回忆说:“大家集体向老师敬酒,一起合影,聊聊班里的趣事,气氛很融洽,好多同学都哭了。”他告诉记者,这是班级集体组织的,没有家长参与,费用均摊,大家觉得这样最自由,负担不重,同学和老师之间可以随意交流。记者了解到,一些经济实惠的饭店、自助餐厅是学生们比较喜爱的集体聚餐地。某自助餐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多了很多前来聚餐的班级。
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应该向老师表达感谢,但感谢的方式不一定只有“谢师宴”,重在传达心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潘晔 实习生 赵冬冬7月的一天,安徽大学历史系大学生杜娴带着她的“知行团队”,来到芜湖开展暑期实践。几天来,她和同...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