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郑远 摄
图表
资料图片 梅韬 摄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这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生计前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更关乎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高校毕业生作为一支特殊群体,具备良好的高等教育、充足的理论知识、蓬勃的创新精神和极强的可塑性,如何培养锤炼好这支队伍,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才智贡献力量,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无业就”两方面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全国高校毕业生增长情况(见图表)。
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基本状况。据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很严峻。
从总量上看,全省高校毕业生27.9万人,较上年增长2.19%,比去年多了1.9万人,占全国新增毕业生10%,加上近年毕业未就业的,全省约有33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从结构上看,本科生有12.6万人,比上年增长9.6%;硕士生以上1.4万人,比上年增长8.5%;专科高职院校毕业生15.8万人,比上年增长4.36%。
以芜湖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全市当年度高校毕业生3.3万人,比上年增长3.13%,占全省高校毕业生总量的13%;本科生1.38万人,占总量41.82%,硕士以上学历0.16万人,占总量4.85%;专科高职院校毕业生1.77万人,占总量53.36%。这就意味着2013年度,芜湖市有3.3万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当然还有原籍择业、外省市就业等流进流出因素的影响,流失率约为15%左右,芜湖市当年度接受高校毕业生预计在2.8万人左右。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供求关系。随着宏观经济下行,经济速度的放缓对就业存在滞后效应,长远利益上高校的扩招对于培养社会全员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短期内人数激增导致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
专业问题。从就业需求看,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从就业整体情况看,电子、机电等工科类岗位人才需求量较大,而行政、文学、哲学等文科类岗位则相对较少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对高校毕业生相关专业要求较高。
就业流向。受经济波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倾向于体制内回归,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或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占主要方面。例如:2012年度芜湖市高校毕业生3.2万人,通过考录等方式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约占总量的9%;进入国企就业占总量的25%,民营、外资企业就业占总量的45%,灵活就业人员占总量的11%,自主创业约占10%。
三、芜湖市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及措施
人才引进机制
人才队伍包括党政、企管、专技、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六支队伍,而无论哪支队伍,高校毕业生都最有可能成为其强劲有力的储备资源和后备力量,为此,如何加大对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吸纳引进成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芜湖市规定,自2013年起,应届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在芜湖市企业稳定就业满3年的,给予10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认定为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给予为期3年,最高分别可达7000元和400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引导应届毕业生到芜湖市就业,高职毕业生50%以上的,按每人500元给予院校一次性补贴。中职(技工院校)80%以上,按每人400元给予院校一次性补贴。
就业促进机制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芜湖市结合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广渠道开辟就业岗位。通过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三支一扶招录一批;基层公益性岗位、选聘生等就业服务项目考聘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锻炼一批;企业单位推介一批。并真正实现了“直接入岗、视同年限、岗位补贴”等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的,乡镇基层事业单位有编制、岗位空缺且工作需要,可直接补充进入原服务单位工作。二是对于高校毕业生服务于基层公益性岗位,给予不低于每年2.4万元的工资待遇,其基层服务年限可认定为工作年限。三是对于初创企业新录用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保的,按企业实际招用人数给予1500元/人的岗位补贴,单个企业最高可达2万元。
创业扶持机制
一是两项优惠。即:税费优惠和载体费用优惠。对于高校毕业生首次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国家限制性行业除外),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在享受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3年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给予奖励。对于各县区、各高校每建成一个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给予连续5年、每年10万元补贴。入驻创业基地的经济实体,自入驻之日起3年内免缴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减半缴纳场地费。二是两项补贴。即:科技创业、模拟实训两项补贴。科技类创业补贴指对入驻市创业富民孵化基地的科技类创新创业项目,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模拟实训补贴指给予已建成达标的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10万元建设补助,按规定组织开展创业模拟实训的,按1000元每人给予实训补贴。三是两个扶持。即:资金扶持和融资扶持。资金扶持: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除已经明确支付渠道的资金外,由市、县按2:8,市区4:6比例分担,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融资扶持: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于个人创业、合伙创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申请10万元、50万元、6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按政策规定给予财政贴息。
高效服务机制
一是免费职介服务。市、县区均设有统一完善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开辟绿色服务通道,提供包括先落户后就业等方面的综合人事代理服务。同时将公共服务前移,在高校、街道乡镇设立公共人才服务站。二是住房保障服务。将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优先保障并提供租金补贴;对于已在芜湖市就业满3年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或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在芜湖市新购买首套普通自住商品住房的,给予不少于2万元安家补助;对于已在芜湖市就业满3年的专科学历高校毕业生或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在芜湖市新购买首套普通自住商品住房的,给予不少于1万元安家补助。三是就业登记帮扶。市、县(区)公共人才服务机构要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登记和就业帮扶工作,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面对面”指导服务,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次以上的职业指导和3次以上的职业介绍服务。
董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杨正毛)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布了2012年安徽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芜湖市25家企业榜上有名,占全省百强的四分之一。其中,奇瑞...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