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安师大附中城北分校
校园运动会(资料图片)
万春新苑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玩耍
凤凰城小学学生在上课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记者在走访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时,从当地教育人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经开区,这句话没有仅仅成为一句口号,而是通过积极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走合作办学之路变成了现实。
引进名校资源
推动师资队伍大提高
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落后很大程度上都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有关,为了改变教育落后状况,经开区管委会近年来积极引进来自安师大附中、附小、育红小学等优质资源,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水平大幅提高,结出了一颗颗硕果。
安师大附中城北分校是2012年师大附中与33中合作成立的,仅仅经过一年的发展,2013年参加高考的93人中,29人达本科线,达线率31.2%,最高分超一本线59分。中考达一中、附中线的47人,最高分达784分,两人进入一中、附中理科实验班。这样的成绩在一些重点中学看来似乎无足挂齿,但从附中委派到城北分校担任校长的凌光明对记者说,他们学校的高中录取线是全市最低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而这与引进安师大附中的优质资源是分不开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谈到教师队伍建设,凌校长介绍说,刚来时他对学校的教师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结果让他大为吃惊。教师中大部分仅为中师等较低学历,高中只有一个高级教师,中教一级教师一个也没有。面对现状,学校果断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战略,让城北分校的教师走出去与安师大附中老师两两结对,手把手为分校教师传授经验;把安师大附中的名师请进来,参与分校的“有效课堂”、“同课异构”的研讨,请参与过高考命题的名师讲解高考命题规律等等。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做科研,请附中老师帮助分校老师选题、开题、研究等。短短一年时间,学校教师获各类教学比赛奖项34人次,其中国家级奖1人次,省奖9人次,市奖13人次,发表各类论文近百篇。
同样,凤凰城小学是去年9月刚刚成立的一所年轻学校。作为安师大附小城北分校,它是经开区管委会和安师大教育集团合作下的结晶。一来到这所学校,迎接记者的是年轻的校长赵耀,他原本是安师大附小的行政干部,去年被派到凤凰城小学担任校长。据他介绍,为了支援城北分校,附小派出了包括他在内的三名骨干老师来这里开展工作,本部部分名特教师、学科骨干与分校的年轻教师一一对应结成对子,采取上示范课、做讲座、听课评课等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另外,本部每年派出几名骨干教师全职去分校支教,分校也相应安排教师前往本部工作、交流学习。
韩娟是凤凰城小学的年轻数学教师,在近期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一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她的《粉刷围墙》一课获得一等奖。这项成绩的取得除了她个人的努力外,也与本部老师的热心帮助分不开。本部的骨干老师很多都参与了对她试讲的指导、点评,特别是本部支教老师陈爱萍,在韩娟比赛前夕最后一次集中演练时,因刚刚动过手术不能说话,还用笔一句一句写下自己的想法,为即将出征的韩娟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面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管理团队以“教学流程管理”为抓手,从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等多个环节入手,对青年教师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尤其是课堂教学,赵校长带领骨干教师深入课堂,亲自参与每一个学科的教研活动。“青年教师的课堂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怕只怕不知道问题所在。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成长。”赵校长说,刚开始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就承担了市级观摩研讨课三次,开展学校教学研讨45节次,并认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观课议课活动,每位教师参与听评课平均二十多节次。青年教师们在每次研讨活动中都能虚心学习,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积极实践。良好的教科研工作机制的建立,较快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很多青年教师迅速站稳了课堂,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自信。
依靠先进理念
带动学校风貌大转变
“刚来这里时,我就将附中的办学思想、理念引进,用发展、创新的思维发展学校。强调不能仅仅重视升学率,而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过去是学生适应学校的教育,而我们则强调学校要找适应学生的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时,加强以德以法治校,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教职工人手一本小册子,通过学习让他们最终将遵守制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凌校长说道。
自安师大附中城北分校成立开始,学校就坚持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发挥安师大教育集团优势,组织优秀班主任到华东师大、安师大参加班主任培训。从2012年12月起,还定期组织“班主任论坛”,开展先进班集体竞选演讲、温馨教室布置比赛等活动,交流班级管理上的新思路、好方法。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午间文化20分钟、班会、黑板报等形式狠抓德育教育,鼓励全校学生会唱校歌、爱穿校服、会背校训。校团委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宣扬真善美,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回报社会。
一年多来,学校变了,教师、学生也在变。早晨琅琅的读书声代替了抄作业的奋笔疾书;随处可见你问我答的浓浓学风代替了你推我搡的追逐打闹;晚上书房里明亮的灯光代替了街上三五成群闲逛的学生。一年时间,学校在全市和全区的各类学生比赛中共90人获奖,其中市级奖项20人,区级奖项70人。还有6人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4人被评为市优秀学生干部,2人被评为市级美德少年,2个班级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
与市育红小学合办的育瑞小学,自2008年开办以来,也一直坚持用素质教育理念建设学校,创新、活泼、自信是这里学生的特点。该校素质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坚持每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将科技、体育、艺术集于一身,注重形式多样化,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普及和提高。2012年5月,应经开区文明办要求成立了城市学校少年宫,聘请了校内外有一定特长的老师担任少年宫辅导老师,免费为学生提供古筝和长笛、陶笛、舞蹈、合唱等35个班的培训,目前有300多名学生参加了每周两次的学习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同时,学校建立了两支运动队,一支男女篮球队,一支男女田径队,两支队伍由学校的体育教师分别进行指导与训练。在2011、2012年连续获得芜湖市小学生女子篮球亚军。
坚持加大投入
实现硬件建设大发展
在积极引进外部优质资源的同时,经开区一直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持续加大投入。凌校长对记者说,自安师大附中接管城北分校后,在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正在实施扩建工程,到2015年总投资将达5900余万元,建成占地148亩,60个教学班的规模,到时,城北分校将成为一所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场馆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据介绍,近年来经开区管委会加快产业新城建设步伐,着力为经开区居民和产业工人子女入学提供优越完善的配套环境,先后投入了资金1.5亿元,兴建了万春中学、万春小学、东梁小学和万春新苑幼儿园。每年将中小学设备采购和基建维修纳入政府性投资计划,2012年投入2864万元,2013年计划投入2350万元。2011年经开区被评为“芜湖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区”。此外,到2015年还将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
见习记者 杨唯伟 文
记者 汪武 摄
新闻推荐
从2002年开始首届招生,到2013年秋季开学,由芜湖市政府批准设立的芜湖七中“宏志班”已经走过了十二年,这个专门为帮助全市家庭贫困的品学兼优学生完成普通高中阶段学业而“...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