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朱琳和奶奶最亲
朱琳与最亲密的小伙伴——“小朱”
人物档案
姓名:
朱琳(农村留守儿童)
住址:三山区峨桥镇虬保
行政村龙埂自然村
学校:新淮中心小学
小朱琳今年只有12岁,本学期她开始读五年级,就读的学校是三山区新淮中心小学。她的家,住在峨桥镇虬保行政村龙埂自然村。
早晨4点,小朱琳照例起床。穿衣服,洗脸,刷牙,扎辫子,一晃半个小时过去了。60岁的奶奶佘之乐和小朱琳睡在一起,孙女起床,她也起床。奶奶给小朱琳烧蛋炒饭,小朱琳很爱吃鸡蛋。吃完后,已是5点。
5点20分,小朱琳等在淮林公路边。差不多这个时候,从新林开往新淮的中巴车,会经过小朱琳的家门口。从小朱琳家到学校,有8公里的路程。小朱琳掏1元硬币,就可以搭乘中巴。这条路,她已经走了4年。
到了学校,是普通的学生生活。中午,小朱琳没有回家,她来到新淮的一所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吃午饭、午休。小朱琳曾经就读于这所幼儿园,因为乖巧、懂事、可爱,和幼儿园的老师们结下深厚的感情。她亲切地称呼园长为“园长妈妈”。等小朱琳上小学了,考虑到她的家庭情况特殊,“园长妈妈”就让小朱琳中午时候到幼儿园吃宿。
下午放学后,小朱琳再花1元钱,搭乘中巴车回家。到家时,已是日暮时分,有时候奶奶在浇菜园,62岁的爷爷还在田里劳作。小朱琳第一件事是写作业,她是一个聪明而刻苦的孩子,班里有39名同学,她的成绩排在前几名,卧室的墙上,满是她的奖状。小朱琳最喜欢的是语文,尤其喜欢背《忆江南》。她还会帮奶奶做家务,比如洗碗、扫地,而电视却很少看,每天只陪爷爷奶奶把天气预报看了。
奶奶看着小孙女,眼里满是柔情的笑意。孙女的吃、洗,都是她一手操持的。“媳妇生下琳琳10个月后,就跟儿子一起去苏州打工了。这丫头,从小就跟着我。”佘之乐说。让她自豪的是,她把孙女养得白白净净的,人见人爱。孙女也特别懂事,问她和谁最亲,小朱琳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奶奶!我奶奶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了。”
奶奶也有不顺心的时候。小朱琳在家做作业时,经常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者不会解答的题目,她只好向爷爷奶奶求助。刚开始读小学一年级时,爷爷奶奶还可以勉强回答,而后来小朱琳升入高年级,从小没有读过书的爷爷奶奶,已经不能胜任这份辅导工作。佘之乐说:“遇到孙女不会解的题目,我和老头子也回答不上来,经常急得我们直跺脚。这时候,才发觉我们并不适合带她。”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小朱琳只好打电话给爸爸,向爸爸求助。
小朱琳的爸爸身体不太好,以前和爱人一直在苏州打工。爸爸在酒店工作,妈妈在服装厂做操作工。一年前,考虑到女儿渐大,他们从苏州回到芜湖,继续打工,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小朱琳遇到不懂的作业和困难,总是想到爸爸。爸爸每天都会打一次电话回家。妈妈工作更忙一些,会隔一天打一次电话。小朱琳曾到芜湖市区来看过一次爸妈,他们租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也没有空调。小朱琳觉得“城里”还不如她的虬保村舒服,于是央求奶奶又把她接回家,接回她那只有几间破旧楼房的家。
“想爸爸妈妈吗?”记者问。小朱琳说,如果读书的时候,她就不会特别想,因为有老师同学陪伴。如果过节了放假了或者生病了,就会很想念爸爸妈妈。“为什么别的同学有爸爸妈妈陪,而我却一直没有呢?”小朱琳以前经常这样想。特别是父母在苏州打工时,一年才可以见一次面,她的脑海里,甚至没有爸爸妈妈的清晰形象。
现在,小朱琳已经逐渐长大了。虽然只有12岁,可是她却像个大人一般地告诉记者:“爸爸妈妈很不容易,他们打工那么辛苦,赚钱还不是为了我吗?我想爸爸妈妈,他们一定更想我。”
在家里,小朱琳有一个小伙伴,那是一只被她取名为“小朱”的小狗。小朱琳对“小朱”可好了,每天上学前,都叮嘱奶奶“照顾好我的‘小朱\’”。“爷爷奶奶需要下田做农活,只有‘小朱\’在家陪我,我可以和‘小朱\’说心里话,它一直都在认真地听。”小朱琳对记者说。
小朱琳,你有什么愿望吗?面对提问,小朱琳想了很久才回答,希望爸爸妈妈和自己呆的时间多一点儿。她小声地说:“我知道我是留守儿童,其实我并不想做留守儿童,可又没办法不做。”
记者 张申尚 文 程依宝 摄
新闻推荐
学生自行车为何不能进校园?27中分部:为了保障低年级学生交通安全
开学了,位于原大庆路小学的27中分部的部分学生家长近日对校方很有意见,因为校方明确禁止学生的自行车进入校园。对此,有家长认为这让孩子不方便,自行车停在外面也不安全,而校...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