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民们来说,借助完善成熟的社区商业设施,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基本生活需求是最好不过的。但记者日前随机对芜湖市数十个小区的社区商业现状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多数小区还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与商务部2008年发布的《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相比,芜湖市不少社区商业功能不全,社区商业形式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缺乏整合提升。
修把遮阳伞
跑了大半个城市
家住镜湖新城的姜女士日前有些郁闷,遮阳伞出了点小毛病,可小区附近就没有一个地方能修理。姜女士打听很久后,在城西一个老小区找到人帮着修好了。她说,“虽然不用再花几十块钱另买一把伞,但转了两路公交车,跑了大半个芜湖才找到修伞的人,真是非常麻烦”。
在商务部2008年发布的《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中,社区商业就有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功能,提供必需生活服务,其中必备型业种及业态就包含菜店、食杂店、报刊亭、餐饮店、理发店、维修、再生资源回收。而随着服务范围的拓展,社区商业设施还应该包含菜市场、超市、餐饮店、美容美发店、洗衣店、家庭服务、冲印店、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药店、图书音像店、沐浴、照相馆等。
采访中,与姜女士有相似遭遇的市民还有很多,他们纷纷表示,在配钥匙、维修家电、买生活用品、照相、买报纸、停车、处理废品、理发、洗澡等方面遇到过不便,提议政府职能部门尽快完善所住小区的商业设施,“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
社区商业发展滞后
除了社区商业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全外,业态档次普遍较低也被一些有消费能力的市民所抱怨。世茂滨江是芜湖市较高档的小区,业主经济状况较好,他们对社区商业设施有着更高的要求。一些业主在采访中就表示,“在小区内部和外围均无大型超市,便利店较少,买东西不方便,菜市场是临时的,环境较差,道路较拥挤”。长盛园小区业主也表示,“没有家政服务,小区周边无固定的停车场,附近便利店较少”。采访中,很多小区居民都希望社区商业设施档次能得到整合提升。
据了解,不管是高档小区还是老旧小区,不少居民消费能力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周边的饮食业、废品回收、菜市场、休闲娱乐设施等依旧没有相应提升。有关专家指出,社区商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社区居民需要的日常生活服务,这些服务具有经常性、便利性,但并非与价格低廉、质量档次低下划等号,要根据小区居民群体的整体消费能力而设置不同档次的业态。
一些小区居民认为,“老板们开店是为了盈利,提升业态档次就意味着增加成本,成本增加,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如果没有盈利保证,没有人会花钱提升业态档次,所以这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引导”。他们还举了例子,“比如说修鞋的、修伞的、修家电的、配钥匙的都各搞个的,而且还不是每个小区都有,如果有人能把这些服务项目整合起来,做成连锁服务,并通过网络推广,不但能增加就业,也会给很多居民带来方便”。
缺乏规划和引导
社区商业亟待完善
由于没有统一规划以及政策与制度的规范,在很多小区,特别是一些新建小区,记者发现商业用房面积很充足,但是缺乏有效的后续管理,开发商或职能部门不干预、不指导商业用房的用途,导致同类业态扎堆。
在城东某新建大型居住区,记者发现,大大小小的饭店是小区沿街门面的主体。小区居民认为,“饭店似乎也太多了,并且这些饭店楼上就是住家,油烟、噪音扰民太甚”。在其他一些小区,这一现象也都存在。
事实上,由于缺乏有效规划与引导,芜湖市社区商业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譬如商务部《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规定,以菜市场外墙为界,直线距离1公里以内,无有毒有害等污染源,无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场所。但在一些菜市场,其一两百米范围内就有加油站等场所。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汽车“三包”10月1日起施行5种条件可退换货 部分车企已提前执行
汽车已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与手机、鞋、衣服等物品不同,它并不在“三包”范围内。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只能维修不能退换货。10月1日起实施的汽车“三包”规定,将...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