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人们说到阅读时,自然联想到的地方。以往,人们去那里多是为了查阅资料、学习知识;现如今,更多的人去图书馆则是放松心情,企求书香中度过一段惬意的旅程。如今的图书馆已成为集读书、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
芜湖市图书馆始建于1949年,现有馆舍总面积15800平方米、藏书60万册(其中古籍藏书近5万册、善本3千种),其中主体馆新馆坐落面积10183平方米,于2008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分为借阅大厅、视障人士阅览室、报纸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外文阅览室、少儿借阅室、幼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古籍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自修室等多个功能阅览室,全方位实现了服务、管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借阅人数迅增
9月初的某个上午,记者走入市图书馆,借阅大厅一片安静,现场借阅的读者并不是很多,与之前的人山人海大相径庭。“暑假结束了,今天又是周一的上午,上班的第一天。”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了缘由。
近年来,与实体书店读者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到图书馆借阅人数却在逐年递增,一份来自市图书馆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底,在该馆办理借阅证人数为3.3万余人,比一年前增加了1.2万人。“自全面实施免费开放以来,来馆读者数量大幅增加,平均每日接待读者1500余人次,暑期为读者阅读高峰期,每日接待读者3000余人次,最高峰时读者流量达到单日5000余人次。”市图书馆馆长张兆农告诉记者。
借阅人数的增多,与该馆大力推进“无障碍、零门槛”的免费开放服务不无关系。“市图书馆2009年在全省率先实施免费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张兆农表示,实行免费开放后,市图书馆保证每周开馆时间不低于60小时,给广大读者营造了一个较好的阅读环境,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文学类图书最受宠
“文学类图书一直都是被借阅最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说。市图书馆《文献利用数量分类分析》数据显示,“文学类图书”馆藏册数最多,超过11万册,无论是借阅册数、借阅率,还是平均借阅次数、平均借阅率在所有分类中都遥遥领先。借阅率位列其后的则分别为“语言、文字”、“社会科学总论”、“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哲学、宗教”等类别,这几类图书借阅率彼此相差不大。在所有分类中,“交通运输”类图书以0.52%的借阅率位居倒数第一,几乎无人问津。“除了暑期学生流,平时一般中老年人来看书的居多,他们更多会选择一些报刊杂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当日的报纸阅览室,记者发现就有不少老年人正在翻阅报刊。
“现代人看书大多为考研、考职称,升学、求职,功利性阅读居多。真正为了做学问、写文章,提高自我的阅读实在太少。”张馆长对国民时下阅读现状不无忧虑。近年来,图书馆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打造“书香伴我行”读书有奖征文活动,推出“中江大讲堂”、“江城人文论坛”、“芜湖市民学堂”等大型公益讲座活动,邀请蒙曼、鲍鹏山、李智、纪连海等知名专家学者来芜讲学等等,也正是为了激发社会大众对阅读的热情,倡导全民阅读。
□ 本报记者 戴卿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吴炜钰)日前,国家民委确定芜湖市为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市之一。为贯彻...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