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鸣 实习生 郭云涛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生意人,她不仅把辛苦赚来的钱,慷慨地用在社会公益事业上,还坚持多年主动捐血献血小板,将素不相识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她就是园琳厨房餐馆的个体劳动者张琳。
张琳原是一名普通的国企职工,上世纪90年代下岗后勤劳打拼生活,先后做过营业员、推销员以及餐馆会计和经理。1994年,张琳拿出自己辛苦打工的钱,开了一家小餐馆,迈出创业第一步。2007年,在工商所个体协会帮助下,张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一年,她申办献血证,并随身携带,以备随时献血救人。
2010年7月初,张琳从媒体报道中获悉,一位孕妇产后大出血,急需A型血小板挽救生命,她迅速赶到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此时,市中心血站正在筹建中华骨髓志愿捐献库,她毫不犹豫填写了骨髓捐献志愿书,成为第209位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2011年6月底,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在皖医弋矶山医院救治的女大学生朱雅婷,急需A型血小板延续生命。张琳闻讯后,随即拨打市中心血站电话进行血小板捐献报名预约,并在7月4日捐献了血小板。2012年2月下旬,张琳正在医院照料因癌症晚期的父亲,偶然闻知身患白血病的中学生刘庆龙急需A型血小板,瞒着母亲又一次来到市中心血站。张琳在捐献血小板的第二天赶到医院看望刘庆龙,并从包里拿出了500元钱,硬塞到刘庆龙妈妈的手里。在刘庆龙住院期间,她多次带着精心熬制的鸽子汤、红枣汤等送给他补充营养。2012年8月,张琳头顶烈日,带着糖、绿豆、矿泉水等价值3000余元的慰问品,为44位一线环卫工人送去夏日清凉。2013年1月,张琳在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为2户困难家庭送去年夜饭……
张琳的义举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褒扬,一家知名媒体发文评论:“多年来,坚定的理想信念,执著的奉献精神,使她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关心并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芜湖“市民论坛”以“好人——张琳”为专题,以纪实的方式跟踪报道了张琳救助刘庆龙的整个过程。网友纷纷发帖,称赞张琳是“我们身边的好人”。市工商局个私协会发起倡议,号召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女共产党员张琳无私奉献的精神。
面对社会赞誉,张琳诚恳地说:“只要身体健康,我就会继续向需要的人捐献血液、血小板以及骨髓干细胞。”张琳年近五旬,丝丝白发爬上她的额头。她的父亲已经过世,80多岁的老母亲体弱多病,儿子还在上学。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奉献社会的心愿。“我不富裕,但我会继续做公益事情,帮助更多的人,使我的人生更有价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孟鸣 实习生 郭云涛)日前,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芜湖市今年立足全面推进,重点加快养老机构建设。目前,芜湖市各县区今年在建的敬老院正在紧锣密鼓建...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