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芜湖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9-04 12:42   https://www.yybnet.net/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变为中国人居主体环境的形势下,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城市”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环节。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芜湖,是加快芜湖科学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生态城市,彰显城市特色的必然要求。从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看,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芜湖,必须从乡村到城市,从产业到消费,从人居到环境,从主观世界到客观世界,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地说,一定要着眼“五美”。

一、要着眼节约环保的生态产业美

生态产业是建设美丽芜湖的命脉。生态产业美,就是要推动芜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节约环保的生态产业。

一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抢抓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机遇,培育具有芜湖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质资源,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家用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坚持锁定目标招商选资,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符合芜湖市产业布局的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培育技术力量,以“技术进步、人力支撑、资本形成”为抓手,走开放合作之路。下功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享受中关村同等政策待遇的机会。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

二要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为主平台,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加大开发区(园区)的优化、调整、扩容和提升,加快先进制造企业集聚。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的品牌优势,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加快推进以中央商务区、旅游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以城市综合体、商务写字楼、中小企业孵化器和高标准厂房等为主要形态,积极挖掘楼宇经济潜力。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在增加绿色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绿色”导向,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做好节能、节水、节电、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园区逐步形成生态产业链。着力推进“黑色经济”的生态化改造、“线性经济”的循环化改造、“高碳经济”的低碳化改造。积极开展“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建立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和改进生产工艺,实施技术革新,建设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发展一批低碳发展模式企业、废水零排放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积极打造有机、绿色、无公害放心品牌。

二、要着眼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美

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芜湖的基础。生态环境美,就是要坚持生态立市方略,努力打造青山绿水芜湖。

一要努力改善水域环境质量。大力实施市域河流和城市湖河等水系的生态保护,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的目标,加大疏浚、截污、引水、生态治理力度,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和沿河沿湖景观建设工程,构建市域湿地生态网络体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立流域综合管理和开发利用“数字”平台,健全城市洪涝灾害应急体系、雨洪利用管理体系及流域内调水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加强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和水安全“五水共荣”。

二要努力防治区域大气污染。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建立区域灰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推进交通管理现代化建设,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减少因道路拥堵造成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推行电子监控,强化粉尘、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三要努力提高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节约集约土地利用。该保护的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科学开发好。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对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及时进行修复。严格土地资源利用制度,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完善土地要素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节约利用土地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市域土地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

三、要着眼舒适典雅的生态人居美

生态人居是建设美丽芜湖的归宿。生态人居美,就是要通过抓好区域生态景观保护、城市公共绿化美化、生态交通网络建设,把芜湖建设成为“山水相依,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诗境画意之城。

一要抓好区域生态景观保护。加大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快河湖的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重点保护河湖两岸自然生态环境,突出山水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融合,以生态景观带建设带动水利防洪、交通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促使沿岸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宜居、生产生活与生态景观有机融合。维护“半城山半城水”的城市景观格局。加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加快形成“山、水、林、园、城”一体化的都市景观格局。

二要抓好城市公共绿化美化。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城市公共绿化,在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大幅度延伸街道、公园绿化和大型绿地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坚持“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的原则,逐步拓展所有路段,直至小街小巷。对新建街道,必须实行建设与绿化同步,做到路通街绿。实行拆围建绿、征地建绿,增加绿地数量,提高绿地质量。加快建设河湖沿岸景观休闲绿道,强化道路两旁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设计和生态工程建设,沿途布置休憩设施,将休闲绿道建设成生态文化长廊,使出行者沉浸在沿途的声、色、形、神、脉和韵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景观中。

三要抓好生态交通网络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和交通客货运输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和快速路网建设步伐,形成以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有机衔接、互为配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打造多种交通形式的大公交体系。适时在某些线路开展公交免费试点。大力发展通景公路,将各个景点“拧”在一起,抱团发展。主城区进一步完善城市主、次干道、支路网和人行过街设施;加快中心城区至城东新区、开发(园)区的快速通道建设。倡导市民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四、要着眼天人和谐的生态文化美

生态文化是建设美丽芜湖的灵魂。生态文化美,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营造一个“人人讲生态道德、事事有生态理念、处处现生态文明”的天人和谐的生态文化。

一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构建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户外广告多重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科普宣传和媒体传播。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市县党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编写一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知识和课程纳入全市教育和再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二要着力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贵在传承。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和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活动中心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注重与富有地方特色的徽文化、水文化、茶文化、养生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的融合。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结合生态城市、生态县区、生态乡村、生态街居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三要着力开展生态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示范城市、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开展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等“绿色细胞”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党员干部、大中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绿色创建活动。

五、要着眼绿色低碳的生态消费美

生态消费是建设美丽芜湖的保障。生态消费美,就是要大力倡导和践行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消费。

一要积极倡导和践行生态消费理念。积极引导鼓励绿色、循环、低碳消费,坚决鄙视“黑色消费”、“高碳消费”,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绿色、循环、低碳的消费模式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要积极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节能、环保的住宅装修,鼓励居民购买带装修住宅。鼓励增设绿色、有机食品营销点,促进购买和消费绿色、有机食品。提倡居民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节能标准的生活器具,提倡家庭生活节能节水,提倡家庭垃圾分类投放,加大垃圾分类设施的投入力度,设专人对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进行指导和监管。提倡低碳商务和办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逐步扩大应用网络购物平台,增加网上购物比例。

三要积极营造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抓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推广。弘扬文明的婚丧嫁娶风俗。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推行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系芜湖市政协工作研究会会长)

方成

新闻推荐

走访非公企业 协调解决问题

本报讯  8月28日,鸠江区总工会深入清水街道非公企业结对共建单位芜湖盛林木业有限公司、芜湖万宝木业有限公司走访,就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座谈。  ...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芜湖)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