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
日前,记者接到市民反映,小区中的分类垃圾桶基本上没了,剩余不多的也破损严重。他问,为什么这种有益于环保、有益于节约资源的垃圾收集工具越来越少,是不是这种分类处理垃圾的方式不被提倡了?
在江岸明珠小区,记者走访时发现,在西区东门口有一个分类垃圾桶,破损严重,里面也没有垃圾。在整个小区里看了一下,收集垃圾的容器基本上都是绿色的混合式大垃圾桶(如图)。记者在其中一些垃圾桶里看了一下,有坏灯泡、废纸盒、旧电池、旧衣服鞋子以及剩菜剩饭等。在绿地新城、伊顿津桥、东方花园、狮子山庄等新老小区,记者基本上看不见分类垃圾桶。
在这些小区,记者询问了一些居民是否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什么是分类垃圾桶?仅有三成居民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些了解垃圾分类的居民说,实际操作中也有难处,譬如过期或吃剩的药品,废旧电池等应该归哪一类,就难以界定。
推进垃圾分类步履艰难
对于芜湖市居民小区分类垃圾桶逐渐消失的现象,市环卫部门有关人士认为,这与居民整体素质还是有关,因为分类垃圾处理方式的源头要靠居民支持,如果他们缺少环保理念,实施分类垃圾的确有难度。市容与环保部门表示,虽然有难度,但分类处理垃圾利国利民,势在必行。此外,如何向居民有效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如何吸引居民愿意参与到垃圾分类这一环保行为,也是他们一直在考虑的事。
据介绍,除了居民环保理念缺乏外,分类垃圾处理在技术环节也有待改进。截至目前,芜湖市还未建立对应的处理场所来接收分类垃圾。所有的生活垃圾只能送到垃圾发电厂焚烧发电。
焚烧垃圾发电仍在亏损
记者从市市容部门与垃圾发电厂了解到,芜湖市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达1700吨左右,而垃圾发电厂每天只能“吃下”1200吨左右,除了金属、玻璃等不能燃烧的垃圾外,废纸、塑料、布料等可回收垃圾都被烧了。还有5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只能利用土地填埋来解决。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生活垃圾并非只有燃烧发电或填埋来解决,还可以通过垃圾分类进行处理,不但有社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也可观。 记者 吴敏
□相关链接
垃圾分类的好处
通过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等,可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能大量节约因填埋垃圾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垃圾分类可以把有害垃圾集中处理,避免有害垃圾中的毒性物质危害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废弃电池为例,其中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危害,而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比如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新闻推荐
水墨江南是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也是镜湖区的世外桃源。它位于芜湖东南,荆方新区是芜湖原生态人居的不二之选。水墨江南正门面对荆方公路。门前景色...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