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某某孩子的家长吗?你家孩子是在某某医院出生的吗?现在国家有新政策,新生儿家长可以领到一笔财政补贴……”近来,芜湖市一些新生儿父母接到这样的电话。记者多方求证发现,这种电信诈骗手段已在外地出现过,新生儿父母切莫上当受骗。
宝宝有补贴可拿?
女子称轻信被骗
“我们医院近来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这样的电话,都是新生儿父母打来咨询新生儿财政补贴的。”芜湖市玛丽娅医院一位李姓工作人员称,这些电话打给在他们医院分娩过的孕妇家人后,声称是他们医院的工作人员,以“领取新生儿财政补贴”为由,要求新生儿父母提供银行账户等。
李姓工作人员称,在这些新生儿父母中,的确有人来电称自己上当受骗了。家住澛港的林女士给他们医院打来电话称,自己前不久在家中接到一陌生女子来电,对方自称是芜湖玛丽娅医院工作人员,并报出了林女士孩子的情况。林女士发现对方报出的信息无误,遂放松了警惕。
听说自己孩子可以拿到一笔800元的财政补贴后,林女士感到既意外又兴奋,她不知道自己正落入骗子的圈套中。
“你带上银行卡到附近的银行ATM那,等下会有人把钱打过来。”骗子随后给了林女士一个手机号,林女士来到家附近的一家农业银行ATM机处并拨通对方电话,在将自己的银行卡号报给对方后,对方称这张卡要激活一下,让林女士按她的指示操作。操作完毕后,林女士发现其卡中的钱被转走了。
骗术具有较强迷惑性
相关部门提醒莫上当
记者了解发现,在这种电信诈骗手段中,作案人员会假冒医院、社保局或者财政局工作人员,以国家生育补贴为诱饵备好了圈套,一旦受害人上当,犯罪分子就要求受害人到就近的ATM机进行操作,借机划走受害人卡内的钱。这种骗术与买汽车“退税诈骗”基本类似,只是改换了一个名称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类骗局中,骗子一改以往“广撒网”特点,为受害人“量身定制”骗局,进行有针对性地单点作案。作案人员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获取了新生儿父母的一些信息,如婴儿何时出生、在哪家医院出生、父母姓名等,迷惑性较强。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这种骗局其他地方已经出现,的确有新生儿父母成了受害人,为此,一些城市的相关部门特发布公告辟谣。
昨天下午,记者就此和芜湖市人社局方面求证,该局医保科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芜湖目前没有出台对于新生婴儿进行补助的相关政策,他们不会直接与个人联系,通知发放补贴或退费等事宜,更不会向个人索要银行账号和密码。若有相关新政策,他们也会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通知。这些打给新生儿父母的电话是骗局。
记者随后又向财政局方面求证,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子虚乌有,其还未听说过这种信息,新生儿父母切莫轻信。记者 饶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芜湖市民政局、镜湖区民政局在七更点社区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遇到突发性灾难时,市民要牢记十个字,分别是“...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