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的概念中,同样一道食材往往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能造就口感上的千差万别。譬如说鸭子,从北京烤鸭到南京板鸭、桂花鸭,一只鸭子就做出了不同口味。而在此过程中,善思敢为的芜湖人也把鸭子做出了自己的地域特色,一声响亮的“来半只红皮鸭子”曾让无数人口舌生津。对于很多芜湖人而言,本地的“红皮鸭子”不仅代表着家乡的美食,更蕴含着一种浓郁的乡土情结。
芜湖的“红皮鸭子”,凭借什么在芜湖卤菜熟食中独占鳌头?这就得从芜湖“红皮鸭子”的“走红之路”说起。
烤鸭也要烤出好味道
在新芜路的一个路口,“晓马鸭店”的招牌一挂就是二十余年。经营者尹晓马坦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店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鸭店有一天能在芜湖享有名气,“晓马家的鸭子”更是成为很多芜湖人点名要买的熟食。
35年前,彼时14岁的尹晓马跟着芜湖的一位陈师傅在鸭店做学徒,12年后尹晓马另起炉灶,在新芜路开设“晓马鸭店”。从最初的日出二三十只鸭子,到如今日均出一百五十多只鸭子,销量也从侧面见证了晓马鸭店三十多年的发展。“最初我们在店后的小院子内做烤鸭,后来销量增多,考虑到对周边卫生和环境的影响,我就在城南的屠宰场附近租下了场地,专门用来做烤鸭。”
每天一大早,拔了毛的光鸭被送到尹晓马位于城南的作坊,几名员工便忙碌起来。先将鸭子去除内脏、清洗干净,再用开水烫焯鸭子,然后将收水的鸭子涂上蜂蜜和麦芽糖晾干,放入吊炉内烘烤,两三个小时过后,再取出放入油锅炸上十几分钟,红亮亮的鸭子就冒着油气鲜香出炉。但是,“红皮鸭子”美味的奥秘还并不在于此。“出炉的鸭子无味,鸭子还要配上勾兑的汤汁吃起来才好吃。”尹晓马说,芜湖人所称的“卤子”是将“红皮鸭子”推向美味的秘诀之一,“卤汁仅香料就多达十几种。”
红皮鸭子“红”在哪?
尹晓马说,“红皮鸭子”的“美味”不仅缘于讲究的工序,从选材到火候都需要精准的掌握。“我们的鸭子选择的都是散养的白鸭麻鸭,屠宰场送来的光鸭一般都在5斤重。散养的鸭子因为活动量大,所以瘦肉多。”尹晓马介绍说,就算知道了整个制作鸭子的工艺流程,想把握油炸鸭子皮质的嫩老,也需要积累相当长的经验。
尹晓马还告诉记者,一般的烤鸭都止步于烤炉,与红皮鸭子的制作步骤相比,缺少了最后一道油炸工序。“但是经过油炸后,鸭子的皮质才比较酥,一刀切下去也比较齐整。”就是这样,经过严谨的制作流程,皮酥肉嫩的红皮鸭,最终凭借自己的特色,在芜湖的众多美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当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芜湖,指名要买“红皮鸭子”时,这道产自民间作坊的熟食俨然变成了芜湖的土特产,尹晓马为了满足外地客户的需求,还特地提供真空包装的“红皮鸭子”,“至少能保证两三天质保期。这样外地人过来带走也方便。”
“开鸭店是个辛苦的差事。”尹晓马说,员工们一般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上午做出的红皮鸭当天上午就要尽量卖出,以保证鸭子的新鲜度。谈及红皮鸭子的“成功”,尹晓马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感触颇深地说:“除了做生意要诚信,我就是一心一意烤鸭子。”
在芜湖,和尹晓马这样开烤鸭店的人还有很多,正是这些诚信、勤劳、能吃苦的芜湖人,将本地的“红皮鸭子”打造成一种亲民、普及程度高的餐饮美食。
红皮鸭出在芜湖并非偶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与地域性的环境和人文皆密不可分,芜湖“红皮鸭子”的走红,在芜湖市烹饪餐饮协会童春年秘书长的眼中看来,并非偶然。
他认为,首先芜湖的地域特色,决定了芜湖水产品丰富,这其中包括鱼虾蟹、水生植物,也包括水禽。芜湖是江南水乡,鸭子在芜湖可谓是养殖量高的水禽之一。其次,芜湖人的口味和需求,也决定了烤鸭在芜湖的受欢迎程度。“虽然就一江之隔,但是江北一些地方就有烧鸡或者烧鹅,但是在芜湖,当地人讲究清凉败火。所以芜湖与鹅有关的食物不多,相反鸭子类的制品比较多。”童秘书长说,烤鸭卤鸭在芜湖的普及,为“红皮鸭子”在民间的盛行也提供了市场基础。
“红皮鸭”虽属于烤鸭,但被冠以“红皮”却起源于芜湖人。“过去人都叫烤鸭或者烧鸭,后来为了好区分,索性把烤鸭叫做红皮鸭,把卤鸭叫做白鸭。”童春年表示,芜湖“红皮鸭子”虽然已成为一张美食名片,但是要想飞得更远,依然有很多功课需要做。“北京烤鸭和南京盐水鸭的知名度之所以高,不仅与城市的大小和影响力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的规模化生产有关。”而在芜湖,“红皮鸭”的“规模化生产”显然尚未达标,目前市场上的“红皮鸭”基本都产自家庭作坊,采取的绝大多数是家族式的管理经营模式。
将“红皮鸭子”不仅做成家喻户晓的芜湖味道,让它飞到省外更广阔的空间,如何丰满“红皮鸭子”在生产、经营和推广上的“羽翼”,这也许是芜湖人未来需要继续走的一条路。
记者 李婷维 文 涂志勤 摄
新闻推荐
作为芜湖小记者,我有幸参加了5月1日晚小记者夜游方特活动,让我领略到了方特梦幻王国不一样的夜色。方特的夜色是热闹的,尽管已经是下午5点,但是游...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