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老师,你们真棒!”日前,当安徽师范大学的史贤慧等7名大学生获得了红梅社区颁发的“优秀志愿者”证书时,几位长期接受爱心家教的孩子纷纷鼓起了掌。自2004年第一次进行义教活动开始,红梅社区五四爱心学校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当日,在表彰活动现场,组建者吴青山、社区关工委同志、受助小学生等纷纷回忆了学校的成长之路,感悟收获。
红梅社区是五四爱心学校的第一站。社区关工委主任殷芳虎清楚地记得,2004年9月,没有横幅、没有开学典礼,在简陋的社区活动室,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原芜湖师专的26位大学生为首批请不起家教的社区贫困学子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从那后,除了寒暑假,每周六的上午,关工委同志负责开门、烧水,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接力在这里奉献爱心。经过十年二十个学期的坚守,近千名大学生志愿者为508名孩子提供了数万小时无偿辅导。每逢六一儿童节,大学生们还拿出自己的零用钱买来道具,与孩子们一起跳舞、唱歌,开展趣味运动会。
有了爱心学校,孩子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二课堂,不但学习成绩逐步提高,也懂得了感恩。家住红梅新村5栋的居伟浩,在中学时数学成绩欠佳,经过在爱心学校的三年“充电”,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广西大学;张锐、张锋双胞胎兄弟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的八个学期都在爱心学校接受免费辅导,后来搬到春江花园小区居住后,两兄弟仍每周六上午坐公交车赶到红梅社区,两人说:“是爱心学校陪伴他们度过了最美好的少年时光”;父母在外工作较忙,11岁的陈勤旭已在爱心学校“就读”了4年,他告诉记者,大学生老师很热情,还会送小礼物给他,这几年,他的作文成绩提高了很多,还获得了学校的“三好学生”称号。“等我考上大学后,也会尽自己的力量为有需要的孩子义教”,发表感言时,陈勤旭笑着这样说。
红梅社区五四爱心学校走过十年,也标志着五四爱心学校成立十周年。据组建者吴青山介绍,五四爱心学校现有红梅社区、上水门社区、申元街社区、体育场社区、殷家山社区共16所分校,先后有6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义教。为了进一步扩大五四爱心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奉献的行列中来,自2009年开始,五四爱心学校每年还利用暑假时间组建支教团队,走进皖北山区、西部贫困地区支援农民工子女教育。2010年,爱心学校还成立了五四爱心基会,向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置换物品,募集资金,给贫困学生带来了3万多元物质上的帮扶。
记者 芮娟 文 戚良鹏 摄
新闻推荐
本次“看发展大篷车”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位于三山区政府对面的伟星·金域国际。一进入营销中心的院落,茂密的绿化、潺潺的流水,还有身着制服、立正敬礼的年轻保安,就吸引了大...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