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结束后,考生都会进入一个彻底放松的长假期,与同学疯狂K歌、大吃大喝、看电影或打网游等。但也有些考生在分数公布前,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关在房间里整天不出来,沉默寡言,闷闷不乐,对一切失去兴趣。专家表示,这些可能都是“考后综合征”的症状,要及时调整应对。
重拾兴趣度过“危险期”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程万良医生告诉记者,无论表现抑郁、自闭的情绪,还是过度地放纵、玩乐,都属于“考后综合征”的症状。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考前和考中少。高考之后的两周,被认为是心理问题高发期。
程医生介绍说,大多数考生在备战期间,几乎摒弃了一切业余爱好,以至于考试一结束,巨大的压力释放后,心灵产生一种空虚感,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于是在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反常。失去精神寄托的学生,通过玩乐、放纵、暴饮暴食来填补空白,还有些人则沉浸在压抑、自闭中不肯放下包袱。
太闹太静都不好
记者了解到,“考后综合征”典型的状态分为两种,一是兴奋过度,精力无处发泄;另一种则是悲观压抑,尤其是感觉没考好的学生,容易产生失落、悲观乃至对不起家人的内疚感,种种焦虑心态造成过度悲观。所以,对于一反常态、太闹和太静的孩子,家长都要给予关注。
对兴奋过度、娱乐至上者,要叮嘱其注意安全,别因乐极生悲发生事故,也不要暴饮暴食。对悲伤抑郁者,可以带上他和亲朋好友一起旅游,欣赏自然风光,让愉快、轻松的气氛冲淡烦恼,放松紧张情绪,并鼓励其多与同学好友来往。如果自闭的时间过长,要及时求助于医生。
家长别转移焦虑
同时,程医生提醒,家长们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考后这段时间,家长也可能感觉焦虑,但不能把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更不要对孩子说狠话。应当让他们明白,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无论结果好坏,后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适当放松之后,要为下一个新起点做准备,继续保持学习的状态。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20日下午,安徽胡商物流园有限公司在世茂滨江希尔顿逸林酒店举行胡商国际项目品鉴会,当日,江北产业集中区各级领导和安徽胡商物流园有限公司多家高端...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