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孩子被拐?点赞得奖?不转有灾?微信虚假信息给市民带来诸多烦恼

来源:大江晚报 2014-06-17 21:23   https://www.yybnet.net/

每隔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即刷新自己的手机微信朋友圈,几乎成了芜湖众多“微信控”控制不了的一种“瘾”,虽然朋友圈极大地增加了朋友间的交流频率和效率,但其易于传播的特性,也被社会上不法分子、不良分子频繁利用,一些涉嫌诈骗及虚假的信息,一度在芜湖广大手机用户的微信圈内被广泛传播。这些都给广大市民带来了烦恼。

“世纪花园”小区孩子被人拐走?

近日,一则“三岁多小女孩在世纪花园小区附近被人拐走”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频传,后经芜湖警方证实为虚假消息(本报6月3日热线版报道)。记者事后了解到,这条虚假寻人微信其实在全国其他城市都有流传,但在芜湖市似乎传播得特别快和广,因为碰巧的是,在芜湖的确有个“世纪花园”住宅小区。

有市民告诉记者,看到这则微信时,心里都咯噔了一下,因为丢孩子的地点是在“世纪花园”小区,这明明就是在芜湖嘛,所以深信不疑,出于同情心,立刻就在微信中转发了,但结果传播了虚假信息。虽然这类信息的传播没有造成直接的不良后果,但完全可以归入垃圾信息。有媒体人士在微信、微博中提醒,市民今后遇到此类信息,还是核实清楚了再转发不迟。

“集赞”违规四次将被永久封号

“只要转发本条内容至您的微信朋友圈,并关注本公众账号,累积获得××个赞,即可获得本公司送出的xxx。”近日,微信朋友圈集赞活动盛行,芜湖不少商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点“赞”送礼活动。用户只要积满商家要求的一定数量的“赞”,便可获得各种礼品。记者获悉,芜湖不少商家还将此作为“微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这种隐含着风险的“营销活动”6月9日起面临着被封号的风险。

微信官方日前发布声明:近期,部分商家无视平台规则和用户体验,屡次利用朋友圈“集赞”,甚至出现预付邮费欺诈和骚扰用户的现象。微信官方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清理集赞行为的公告》,公告明确6月9日起全面禁止公众账号“集赞”的玩法。根据这个机制,微信公众号累计发现一次有集赞行为的,将被封号7天,且不可提前解封;累计发现二次集赞行为的,将封号15天,不可提前解封;累计发现三次有集赞行为的,将封号30天,不可提前解封;累计发现四次有集赞行为的,就永久封号,不可解封。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在芜湖类似企业公众号微信集赞活动,并不多见,但不少企业对此很感兴趣并准备尝试,这项规定显然对部分商家的“微信营销”活动是个打击。但点“赞”获奖品,或者获打折的营销行为的确有着不确定性,容易带来商业纠纷,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潜在的伤害。但也有市民认为,“集赞”营销是你情我愿的事,用户也能捡到便宜,即使是没得到好处,也不会有实质损失,不理解微信平台为何封这个。

此微信不转就有灾?

微信朋友圈内还有一类微信近期遭到很多市民反感,这类微信大致内容:今天是某某节日或者纪念日,如果不转此微信,看到微信的本人或者家里亲人、孩子就会有灾祸。很多市民看到此类微信,出于“不信其无但信其有”的心理无奈转发,有的则虽不屑一顾,但内心反感。记者某次在朋友圈转发此类信息后,就收到朋友圈朋友私信表示“抗议”。

有市民对记者表示,这类信息往往迷信色彩浓厚,微信内容加上“不转有灾”的“威胁”,纯属于恶意的垃圾信息,建议市民不发、不转此类信息。微信朋友圈也需要一点科学、文明的精神。   记者 夏成俊

新闻推荐

我在里约跑交通

里约与圣保罗这样的大城市,都有地铁,路上的公交车也比较多,可使用统一交通卡,就是价钱很贵,乘一趟得3个巴币,相当于9元人民币。那像咱们芜湖乘公交车上车一元(空调2元),40分钟...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孩子被拐?点赞得奖?不转有灾?微信虚假信息给市民带来诸多烦恼)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