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楼越盖越高,人们兜里的钱越挣越多。快,就成了一种生活基调。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往往容易让人忽略周边美好的风景与事物,不少长期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都市人,因为平时接连不断地应酬和繁忙的工作,让生活失去了不少美丽的色彩——偶尔慢下脚步,便发现道路两旁的梧桐竟也自成一道风景,街角顽童的笑容如此动人。
正是在这样的快节奏下,在新华958文化创意园,一家倡导“慢生活”的俱乐部应运而生。在锦文观赏鱼俱乐部,你可以邀上三五好友,在古朴自然的环境中,赏鱼、品茶,交流感情、宴请宾客。而它的创办者王磊,更是用自身经历感染着周围的人群:在娱乐至死、信息泛滥、眼花缭乱的环境里,人们应该拥有一片健康、自然的“世外桃源”。
大起大落,生活曾遭遇挫折
今年31岁的芜湖人王磊独立得很早。中学毕业后就离开父母,外出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轮胎厂当工人,一干就是4年。之后又开了几年大货车。
王磊是个倔强的人,不管身在何方,那些辛苦的日子里,他都一个人咬牙坚持,从来不跟父母抱怨。也凭着这份坚持,几年下来,他也有了一定的积蓄。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年轻误入歧途,他迷上了赌博,之前几年积攒的存款被自己输得一干二净。一无所有的他又不得不外出打工。艰辛的工作让他痛定思痛,认识到了赌博的危害,并彻底地远离了它。
又是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得益于朋友的帮助,王磊又接触了土建工程,积累了一些财富。他像这个城市任何一个企业家一样,衣食无忧,生活开始稳定下来。
但是,做生意就少不了应酬,少不了人际间的各种琐碎的活动。此外,城市人每天穿梭于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中,听着汽车的喧嚣和机器的噪声,这一切越来越让他憧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如果能找一处离自然更近的地方,在累的时候,可以缓解疲劳,在憋闷的时候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在烦躁的时候能够看到葱葱绿海岂不妙哉?”
痴迷水族,办公室摆满鱼缸
有了经济基础,王磊的生活自然上一个层次。工作之余,他结识了一群“住在水里”的伙伴。
据王磊介绍,他在搞土建的时候认识了一群福建的朋友,由于福建那边的人在平时休闲的时间里喜欢干的事就是喝茶、养鱼。受到他们的影响,自己也开始学着养一些观赏鱼。当时1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就放了八个鱼缸,每一条鱼的“生活起居”都由他亲自照顾。
这么多鱼当中他最喜欢的当属龙鱼。有一次,当时他生病需要动手术,正是在动手术的前几天,他所养的龙鱼都不进食了,而其他的鱼却很正常。就是这样的一段经历让他认为,龙鱼是有灵气的。对龙鱼也更加地喜爱了。
自身的喜爱加上对鱼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所养的龙鱼至今没有一条死亡。谈到自己的养鱼经,王磊也是滔滔不绝。据他介绍,现在一个鱼缸最起码会有7至8个重要的工序,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环节,一个不小心就会给鱼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品茶观鱼,寻志同道合之友
喜欢养鱼,让王磊与自然更加亲近。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养鱼的乐趣应当和周边的朋友、亲戚一起分享,让他们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
为了这些爱鱼,这些年,王磊也是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广州观赏鱼交易市场奔波,寻觅精品;在云南丽江行走,拜师学习;在芜湖筹备俱乐部,以鱼会友。
经过深思熟虑,王磊想着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让鱼友能够在一起交流交流心得。就这样,既为了鱼友的交流,又为了顺应市场,俱乐部应运而生。“我希望把这块安静的地方打造成芜湖乃至周边喜欢养鱼爱鱼人士的交流、聚会场所,打造成都市快节奏生活之外的慢生活馆。”
走进俱乐部的院子,记者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大自然的气息——院子周围环绕着四季常青的树木,在树丛中还摆放着各种形状的座椅供人休息。院子里的小池塘养着锦鲤鱼,随着微风,池中会泛起阵阵涟漪。更让人称赞的是,在这里还自由散放着观赏鸽和孔雀,这就像是喧嚣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走进厅堂,古色古香,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和悠扬的古筝声。同时还有茶艺师讲解精彩的茶文化,让我们领略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大厅当中还放着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家具的周围映衬着观赏鱼和珍奇石头。
俱乐部里设有包厢,其中有6个喝茶聊天的包厢,每个包厢里都有着一套专业的泡茶工具以及较大的鱼缸。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同时享受着观赏鱼。这些都是独立于喧闹的城市之外的。让人们体验宛如深处云南丽江恬淡自然的气息。
在这里,满眼都是古色古香的器物,欣赏着五彩斑斓的鱼儿,品尝着自己泡制的鲜茶。万籁俱寂,不是桃源还是哪儿呢?
实习生 倪磊 记者 王世宁 文 记者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7月26、27日两天,好天气又不期而至。芜湖小记者艺术团“龙山亲子夏令营”大型户外亲子体验活动组来到了奇瑞龙山露营地,开始一次特殊的亲子之旅。龙山露营地风景如画,更有...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