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江城正式进入酷暑伏天。高温天气拷问“舌尖上的安全”,这个时间还可以购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吗?购买时需要注意什么?对此,营养专家指出,临界食品的营养流失更快,购买后要尽早食用,或者降温保存。
市场:超市促销临界食品
昨日,记者走访芜湖市场,发现不少超市和商场会对临界食品做出促销处理。在市中心的一家超市二楼的牛奶区,有销售人员主动给记者推介了一款350毫升的乳制品。记者在价格表上看到,该产品原价每瓶5.6元,现在买二送一。但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其生产日期为2014年6月底,保质期21天,还有几天就要过期了。销售人员对此不以为意,解释说“只要放在冰箱,超过一两天不影响的”。
同样,在另一家超市,记者也看到有奶粉促销每罐308元,买三送一。随手拿来一看,一罐的生产日期为2013年5月,保质期两年,另两罐则是2012年7月生产的,也临近过期。一位女士询问可否换两罐日期更新的奶粉,得到的回复是没有存货了,这位女士最终没有购买。
随着走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这种类似捆绑销售的方式随处可见,其中不少是“临界食品”。对于这一现象,消费者也是看法不一。有市民表示有鱼目混珠之嫌,“一个不留心,就买了不能吃的东西”,也有市民表示赞成,认为只要抓紧食用,就是物美价廉,“而且也要看具体的食品,有些过期一两天也不坏”。
提醒:临界品营养价值会下降
那么,这些快过期的食品能吃吗?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营养师富弋玲告诉记者,食品的保质期是其最佳食用期,超过营养会流失。
临近保质期具体是指:保质期为一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45天;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保质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5天;保质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满之日前10天;保质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保质期少于15天的,期满之日前1至4天。
“严格来说,临界食品还在保质期内,可以正常食用。”富弋玲说,这些食品如果得到妥善保存,包装没有损坏,没有经过水浸、暴晒,也没有涨袋、漏气等问题,处于可食用的范围。但是,其营养流失得更快,特别是饮料类,真空包装食品的流失率稍微低一点。另外,保存期越长的食品,含有防腐剂就相对越多,对人体健康越不利。所以,建议市民选择食品时要选购有高级工艺保持的食品,如真空或者无氧打包、二氧化碳包装、巴氏灭菌等。
处理:可以分装加冷藏
对于临界食品的处理,富弋玲也给出了几点建议。最佳的方法当然是及时吃掉,特别是对于“买二送一”的食品,拿罐头举例,要仔细看清包装上标明的日期,提醒家人把快要过期的那罐先吃掉。
同时,任何一个食品的保质期,都附有一定的储藏条件要求。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保质期就越短。比如说,-18℃条件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8℃条件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所以,随着高温的攀升,一些易坏食品要尽早食用。
如果买到快过期的常温保藏食品,又没法在到期之前吃完,可以通过降温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比如说,面包和馒头快过期,这时可以把它分装成几个一天分量的小包,扎好口,放进冻箱里冷冻起来。这样不会长霉,也不会变干,理论上放两周都没问题。吃的时候取出来,用微波炉解冻1分钟就好了。
记者后又查阅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写有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充分了解价格、品质和保质期的权利。如果因食用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而出现问题,厂家和商家要承担部分责任,市民可以投诉维权。平时购物时,面对特价食品一定要头脑清醒仔细辨别,切不可贪图便宜,因小失大。
记者 程茜 实习生 奚伶俐 文
记者 赵亚玲 实习生 张豹胜 于健超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芜湖中燃获悉,最近一段时间,该公司的客服热线频频接到市民来电,询问该公司是否在小区内张贴通知,要上门有偿安装燃气报警器和安全阀。对此,芜湖中燃强...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