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由于可以随时随地给手机等数码设备充电,成了不少市民随身携带的常用物品之一。然而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对国内充电宝市场进行了一次抽查,结果32批次224件样品“全军覆没”,采样合格率竟然为零。
8月26日记者走访芜湖市场发现,充电宝品牌五花八门,质量难辨优劣,甚至还有“三无”产品公开售卖。
记者走访:“三无”充电宝公开售卖
8月26日,记者来到中和路步行街附近,这里有数家电子产品门店,几乎每一家门店都有多个品牌的充电宝销售。容量从2600毫安到20000毫安不等,而产品价格,也随着容量的增加而升高。
在一家大型数码商场,记者发现了一款名为“高尔夫”的充电宝,在其包装上,全部都是英文的说明。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这款充电宝的包装上都是英文时,该店的店员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在另一家电子产品门店,记者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该店内一款在售的充电宝没有中文说明,记者查看后发现,该款充电宝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合格证、没有生产厂家。当记者问这款充电宝容量为多大时?店主对着产品反复“研究”,许久也没能看出所以然来,只是向记者强调“肯定没问题”。
记者以给苹果5S手机充电为由咨询了充电宝的充电次数,在一家电子产品店内,店家告诉记者,2600毫安的可以充满电一次,5000毫安的可以充满电两次,7500毫安的可以充满电3次。而在另一家店内,记者指着一款标注为10000毫安的充电宝询问店家充满电次数,店家则表示可以充满电2-3次。记者询问到:“刚刚问过一个店家7500毫安的就可以充满电3次,为何10000毫安的也只能充电3次左右?”这位店家直言:“不少移动电源实际容量根本没有这么多,不少都是虚标容量。”
不仅如此,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移动电源都没有“3C”认证。“3C”认证,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一种对产品的合格评定。
部门回应:选购及使用时谨记警示
记者就此咨询了芜湖市质监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充电宝是这两年兴起的新兴产品,目前芜湖市还没有相关的生产企业,也不具备检测能力,所以无法对市场上的充电宝进行抽查。对此,芜湖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针对充电宝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一般按照的是企业标准,所以地方抽检难度很大。
芜湖市质检局的工作人员提醒,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结果,目前市场上部分充电宝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购买及使用时一定要谨记质检总局发布的移动电源质量安全风险警示。
记者 俞红林 实习生 高莹茹 蔡雪娇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走过城南文化戏曲公园,就会闻到一阵淡雅的甜香随风飘过,这不是桂花的香味吗?今年的桂花为何开得这么早?园林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中秋前后,气候适宜,这个时候桂花绽放...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