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宜居宜业宜游的芜湖是强力支撑

来源:大江晚报 2014-08-27 19:45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A05版)

进入“十二五”,芜湖还在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力争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5%。一方面统筹城乡,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其次,全面实施畅通工程,科学布局城市路网;第三,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最后,继续加快城市公用事业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承载力。

记者从政府部门了解到,目前,芜湖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弋江路北延、九华山路接凤鸣湖路、仓津路等“新干道”不断拉开城市框架,花津南路、赤铸山路等主干道完成拓宽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为了维护城市安全,芜湖市于去年新建、改造了金马门、将军港排涝泵站,完成西江涵泵站双电源保障试点。目前,市区现有排涝泵站123座,排水能力为每秒650.38立方米,装机418台套,装机容量56930千瓦。日益完善的水、气设施也为江城百姓提供了生活保障。目前,市区日供水能力也由2007年底的40万立方米/日增加到目前的80万立方米/日,供水水质10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全市年供气近3亿立方米,天然气用户发展到30万户,使用天然气车辆4800余辆。

老百姓的体验最有发言权。当老百姓在一个城市,在一个个新的小区,住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舒心,那么,为老百姓提供居住产品的房地产行业,自然也有值得看好的理由。

“滨江核心城市”的强力支撑

毋需讳言的是,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十年”,依赖于过去十年芜湖城市的高速扩张和发展。未来楼市能否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同样取决于芜湖未来发展,是否有足够的“想象空间”。说白了:“芜湖有戏,楼市就有戏!”

采访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地产业界,或者是普通百姓,都出奇一致地看好芜湖的未来。芜湖经济总量安徽第二,国家规划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位于世界经济瞩目的长三角。从各个方面来说,芜湖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企业对芜湖发展的信心,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记者注意到,以伟星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不断推进本土化战略,伟星在芜湖开发楼盘已经多达14个。而与此同时,包括万科、恒大、万达等国内知名房企,也在不断涌入芜湖市场,并扩大投资规模。

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则朴素地说出芜湖前途光明的理由。芜湖千寻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说,每年公司都会有许多外地大学生来应聘。“这说明芜湖发展好了,本地人、外地人都愿意待在这个地方。以前我们芜湖啥都没有。现在有奇瑞,有方特,有海螺。芜湖人就是能干事,能创新。这样的芜湖,我们都有信心!”

更为重磅的信心,来自于政府层面的规划。《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明确芜湖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到2030年,芜湖的城镇人口规模为300万到500万。安徽省将推进以芜湖为核心的滨江城市组群建设。这个组群,会建成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区与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人口向城市组群集聚,强化沿江先进制造业和创新产业的发展。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也会努力建设现代化滨江大城市,着力推动芜湖城市实力壮大,实现安徽省双核城市带动目标。

昨日,本报对该规划的消息报道后,也引起了不少地产业内人士的热议。在当今的房地产市场,“人口净流入”、“区域中心城市”已然成为房企考量是否投资拿地的重要标准。而根据规划,芜湖面临“爆发式”的发展机遇,对于房地产市场和广大房企,自然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

记者  王舒力 文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中秋临近 火红的石榴卖得火

本报讯 秋意渐浓,别看芜湖本地的石榴挂在树上还没完全成熟,超市里外地产的石榴已经新鲜上市,记者发现,虽然价格不菲,但很多芜湖市民已经买来提前尝鲜。  &nbs...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一场秋雨一场寒2014-08-28 19:44
猜你喜欢:
评论:(宜居宜业宜游的芜湖是强力支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