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2014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密集投放时期,芜湖市许多考生接到了外省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多省高校今年秋季开始涨学费的消息,让他们心头的喜悦心情也减弱了不少。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的考生家长,对外地大学涨学费的消息十分关注,少数家长甚至开始为支付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发愁。
多省宣布高校今秋涨学费
前几天,记者获悉,继2013年福建、山东、湖北、天津等省区市纷纷上调了高校学费后,江苏、贵州、浙江、宁夏等多个省区市近日陆续发布了普通高校学费上调信息,部分省区平均涨幅达到50%。比如,浙江省公布了公办高校学费调整定价方案,省公办高校的工科、医学类专业学费约提高了31.8%,其他专业的学费上调幅度在13%到14%之间。宁夏高校中文史类、理工农类、医学类的学费涨幅都超过了50%。
记者还看到,对于高校涨学费规定的执行,有的省规定“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有的省则没有这样的区别,但不管怎样,对于考入这些省市高校的2014年新生来说,多缴学费肯定是“跑不掉的”。
对于芜湖的考生来说,江苏、浙江、天津、福建、山东等省市的高校,报考人数比较多,因此每年录取到这些省市高校的芜湖考生也比较多。这些省市高校宣布涨学费,引起芜湖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
部分芜湖家长感到“压力山大”
对于高校学费上涨,芜湖部分新生家长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对于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孩子上大学后经济上将会“压力山大”。尤其是那些从偏远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们,未来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考验。
今年孩子考取江苏一所高校的学生家长江女士昨日对记者说,她家经济条件一般,承担孩子上大学并不是轻松的事,听到今年江苏的高校要涨学费,对她来说无形中又增添了压力。她说:“按芜湖的普通居民收入来说,目前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大概要花掉父母两人中一个人的工资,不少普通家庭供一个孩子上大学,经济上就已经没有结余了,学费再涨价,就超出了不少普通家庭的承担能力,做家长的只有自己节衣缩食了。”
“现在大学的学费已经比较贵了,更别说上涨了。对富裕的家庭来说,这点钱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我们这种工薪家庭而言,真是不小的负担。”市民吴先生表示,虽然现在家里日子过得比较紧张,但他仍没让已经上大二的儿子去申请助学贷款。他不希望孩子背上贫困生的帽子,产生压力。
还有家长抱怨说,大学想涨学费,但教学质量也必须提高呀。
学费可以涨但要涨得明明白白
采访中,不少芜湖家长对高校涨学费这事,最反感的是说涨就涨,涨价的理由不透明。他们觉得高校要涨学费,也要涨得明明白白。
孩子今年考取浙江一所大学的新生家长吴先生坦言,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费随行就市也是情理中的事。在柴米油盐价格上涨的时候,学费适度上涨也情有可原。但高校的学费毕竟不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再说教育又事关百年大计,因此,涨价这回事,不仅要合乎情理,更要经得起程序的考量。
芜湖的一些家长对记者说,高校学费不是不能上涨,但“尽量不上涨”应为底线,即便不得已上涨,也应该根据国家的法律、条例,有更为公开透明的民主程序。学生及家长、专家学者、审计部门等,都得有相应的发言与博弈权。尤其对公立高校来说,公益属性不能只是句空话。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家长对于高校学费涨价持抱怨和反对态度。质疑最多的问题集中在涨价之前是否开过听证会、学费涨价后的资金去向问题、对于贫困生的补助是否有相应增加、以及学费涨价后获得的教育质量是否也增值等方面。
在市区一所重点高中任教的张老师对记者说,在他所在学校,贫困学生占有一定的的比例。高校学费的上涨,给这些学生家庭增加的经济压力是显而易见的。目前,高校所收集的学生学费,究竟有多少真正投入到人才的培养方面,谁也说不清。作为公共属性的高校教育,享受着财政补贴,但公办高校每年的预算是多少、预算结构如何、实际支出情况怎么样等,公众应有知情权。
学费涨价教育质量也要提升
采访中,芜湖不少家长对记者说,既然许多省市都宣布了,涨学费也就成为难以改变的既定事实。学费涨上去了,能否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扩大学生资助的覆盖面,以减轻低收入阶层的经济压力;学费上涨了,高等教育能否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家长和学生接下来更关心的问题。
市一中一位学生家长认为,家长为孩子交了更多学费,自然也要求高校有更高的教育质量。现在读大学收益在逐渐降低,他说,按道理接受了高等教育应该得到比较大的回报,但现状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和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采访中,芜湖的不少家长在抱怨许多省市高校涨学费的同时,也应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几位家长对记者说,现在不少高校的管理、教学水平与家长的期望差距较大,不少大学生走出校门,没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家长花那么多钱让孩子上大学,学出来就是这样的水平,这样的投入与产出比,能让家长觉得“物有所值”吗?现在又要涨学费,能没有抵触情绪吗?他们希望,多收了学费,更应提高管理、教学水平,那样家长多花钱也算不冤枉了。 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城市道路被雨水冲洗后,本该更加干净、清洁,然而若是绿化带中的泥土被冲到路面上,那就只能另当别论了。前两天,赤铸山中路与九华中路交叉口附近的一段人行道上便...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