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减负,减负,误入“怪圈”深处?

来源:大江晚报 2014-08-04 20:10   https://www.yybnet.net/

眼看着,2014年已经过了一大半,各单位都在做上半年的小结。国家统计局最近给出了全国经济增长的成绩单,前6个月,我国的GDP同比增长了7.4%。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个数字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一个百分点代表增加多少就业岗位如此宏大的主题。老百姓们更关心的是,收入没有涨,菜市场上鸡蛋的价格却又往上冒了,你别对我说什么CPI、PPI的。

感觉不爽的,不单单是天天买菜的大爷大妈,还有一批大大小小的企业老板。因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还有一组数据,那就是上半年我国的综合税负率不降反升,达到了44%之高,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涨幅。这意味着,一方面,给企业注入的资金在减少,银根一紧再紧;另一方面从企业那里拿走的更多,这就难怪各地的企业普遍觉得日子更不好过了。放眼望去,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大小老板勒紧裤带,苦苦支撑,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不是减负,而是加压。

为什么会造成现实与一直以来的宣传反差如此之大?按最简单的理解,新一届中央政府对“管住政府的手”是十分重视的,在不断地减政放权,各地政府从企业那里收取的税负应该越来越少,才符合逻辑。而且,依当前高压反腐的态势,相信敢于顶风做案、胡乱伸手的人也只会减少不会增加,企业的日子应该是越过越宽松。但现实偏偏与企业家们开着残酷的玩笑:44%的综合税负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算是很高了,甚至比北欧的那些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还要高出一截,而人家的高税收之下,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事业也十分完善,那么我们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其实,想理解这一问题,压根儿不需要什么专家、权威的解释,看一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就会明白,如果再深一点,晒一晒各地政府的债务,就会把问题彻底看透了。不错,中央政府是在强调减政放权、施惠于企业、让利于民,但是,具体到各个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中土地财政占的比重太大了,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交易不那么火了,价格也翻不上去了,从卖地上获得的收入必然要减少很多。怎么办?于是搞个政府融资平台,到处化缘。但是,融来的钱总归是要还的,还不了本钱至少要还利息,为了保证这个平台还能运转下去,就得用新钱还旧账。

这么一琢磨,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综合税负率不降反升了。那到头来,受苦受累的是谁呢?当然是地方经济的稳定性和成长性,是地方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是各地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想想看吧,企业的职工一年忙到头,还了银行的借贷、交了各种税费之后,结果发现是“王小二过年”,你说,这般日子,还能撑多久?

但愿我生活的城市,不要误入这样的怪圈。

宛农(芜湖著名民企高管)

新闻推荐

进入“伏缺”菜价涨

本报讯  最近几天,江城最高气温一路攀升至38摄氏度,很多市民大呼热得受不了。同时,蔬菜价格也一路攀升。市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预计后期蔬菜价格很大程度上仍取决...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一位老兵的故事2014-08-04 20:10
评论:(减负,减负,误入“怪圈”深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