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夏季,是很多昆虫的活动期。我们俗称的“洋辣子”也喜欢在这个季节出来凑热闹。7月底,有媒体报道,江苏一名壮年男子被“洋辣子”蛰到后昏迷休克,送医院抢救才化险为夷。那么,“洋辣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很多人都知道“洋辣子”不能随便碰,但是这个小东西这么厉害,却让很多人吃惊。昨日,记者就此联系了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胡好远教授。他告诉记者,“洋辣子”在芜湖的夏季也很常见,通常寄居在槭树、红叶李、桂花树、栀子树、银杏树上。“‘洋辣子\’其实是刺蛾科幼虫统称,芜湖最常见的是黄刺蛾。”他向记者介绍,黄刺蛾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上分杈处或树干粗皮上结茧越冬。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在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所以夏季我们看到的“洋辣子”大多数其实是黄刺蛾的幼虫。被“洋辣子”蛰过的市民都有“刺痛”的体验,这是因为“洋辣子”体表为毒腺毛,毛根部有毒腺细胞分泌毒液,可经毛管注入人体皮肤。毒毛刺入皮肤注入毒液后,因毒液对皮肤的原发性刺激作用而引起皮肤反应。而在动物世界里,“洋辣子”身上的毒液,则是它用来保护和防御外敌的武器。“人体被蛰后,会产生免疫反应,形成硬块。”
“洋辣子”夏季蛰伤人的事件之所以频发,除了和这种动物夏季的活动有关,亦于夏季人们喜欢躲在树荫下相关。被“洋辣子”蛰伤后,可用胶带粘受伤部位,将刺入皮肤的细毛给清理掉,这是最直接的方法。此外,由于“洋辣子”的毒是酸性的,也可以用浓肥皂水涂患处。如果出现发烧,关节肿痛等症状,则应到医院治疗。
记者 李婷维 实习生 闫蕾仪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随着亲子鉴定逐渐褪去神秘面纱,芜湖市进行亲子鉴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昨日,记者从皖南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该中心已接受的亲子鉴定...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