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青弋江南北的花津桥于2012年国庆期间正式通车,亮丽的新桥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来来往往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常从桥上驶过。然而,近日,市民章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桥南北两边的交通告示牌上却明确注明电动车不能上花津桥。记者调查了解,电动车可以从辅桥上桥,不过北边辅桥还未建,南边辅桥下道路坑洼,有些脏乱。
电动车不能上花津桥?
市民章先生家住利民路附近,平时主要骑电动车出行。“这两年到市中心,多是骑着电动车直接从花津桥上走,非常便捷。”不过最近,章先生在二街等红绿灯时,无意中发现桥北一侧竖立着一张交通告示牌,告示牌上注明多种车辆禁止上桥,这其中就包括电动车。章先生很疑惑,“为何机动车能上桥而电动车就不能呢?”想起市交警支队从9月上旬起开展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担心骑电动车上桥会违规的章先生便赶紧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了解清楚。
9月25日上午,记者赶到花津桥看到,桥南北两边果然都竖立着一个大大的白色交通告示牌,牌子上画有危险物品车、挂车半挂车、拖拉机、含农用机械、客运三轮、货运三轮、电动车、人力车等图案,下方写有“以上车辆禁止上桥”字样。尽管如此,不少电动车都是直接从南北两侧驶向花津桥主干道,还有一些市民推着自行车或脚踩普通三轮车直接上桥。一位电动车车主直言,“牌子说不定标注有误,其它车不走都能理解,常用的电动车不从桥上走能从哪走呢!”记者又来到附近的中山桥、中江桥、临江桥走访发现,这些桥两侧标注了限速或限重,但都没有注明电动车不能上桥。
到底是告示牌标注有误还是另有原因?记者就此采访了芜湖市交警支队。秩序科的王科长解释说,按照设计方案,花津桥南北两边都应建有辅桥,供非机动车和行人上桥,故交警支队才竖立告示牌提醒电动车禁止上桥面主干道。不过,通车后的花津桥北侧辅桥迟迟未建成,交警支队提醒电动车车主从北边护栏隔成的非机动车道行走,南边可尽量通过辅桥上桥,以减小安全隐患。
南边辅桥下有些脏乱
位于三潭路旁的花津桥辅桥距离主桥入口还有一段距离,多数居民为了图方便还是不顾安全隐患直接从主桥上桥。同时,辅桥下的脏乱差情况却让从此处出行的居民很头疼。
9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发现,东西两侧的辅桥分别设有行人通道和非机动车缓坡通道,出入口处还设有安全提醒,不过,辅桥下的路况的确较差。在三潭路进入东侧辅桥入口处的一段三米宽的道路上,记者看到,路旁堆了一排建筑材料,路面上有大大小小的裂痕和坑洞,虽不是雨天,坑洼处却有积水,一旁还长有各种杂草,散落着碎石子、泥土和纸屑垃圾。在西侧的辅桥旁,除了长有杂草外,一滴滴水不时地从主桥下的蓝色粗水管处漏出,正好滴在辅桥出口处,从此处下桥的非机动车主常躲闪不及。“道路坑洼不平有积水,也不见人来维修,每次从这走都得小心翼翼!”一位骑着电动车的居民抱怨说。
记者就此反映到弋江区住建委和市政管理处。区住建委市政科的陈科长解释说,由开发商代建的三潭路还处于施工中,施工结束后,辅桥旁的绿化、环境将有一个新的调整。针对目前进入东侧辅桥的道路坑洼情况,区住建委将安排人员去现场查看维修,方便居民通行。
针对水管漏水情况,市政设施监督所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前去现场查看后告诉记者,正在滴水的水管是用于排雨的落水管,由于时间较长,落水管老化生锈导致出现了漏水情况,市政将安排大型机械和人员前去维修,排除安全隐患。
记者 芮娟 文 汪武 摄
新闻推荐
9月28日上午,“芜湖市庆祝建国65周年书画展”(9月28日—10月18日)和“中国梦·艺术情——庆祝建国65周年芜湖市美术书法双年展”(9月28日—10月4日)分别在芜湖市书画院和芜湖...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