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独立公投尘埃落定。本月早些时候,民调还显示支持独立的苏格兰选民居多。反独派最终在公投中获胜,体现了苏格兰真实的民意,同时与公投前夕英国社会各界积极游说、斡旋,真心实意地对苏格兰人民做最后挽留有很大的关系。
公投前三天,首相卡梅伦来到苏格兰做了最后一次演讲。演讲中,他情绪激动,几近哽咽。虽然手里有一份事先准备的讲稿,但大多数时候他是直视台下的听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他不断地“指出”并“强调指出”苏格兰独立的种种弊端,但从头至尾没有官话、套话、空话,没有领导人的居高临下,更没有对支持独立的苏格兰民众进行批评教育、严正交涉、强烈抗议……
——此行一投,已再无退路。如果苏格兰人投YES,那我们便会从此分道扬镳。独立会终结一个国家……一个我们称为家的地方。一旦独立,家破,国亦不在……
——独立不是一次短暂的分居试验,而是一次永久的痛苦离婚。不再有英国养老金,不再有英国护照,不再有英国英镑,不再有一个统一的保护自己的军队,在外旅游的苏格兰人不再得到英国大使馆的保护……我们的边界将成为国界不再能随意跨越……
——从我们内心、头脑到灵魂最深处都希望你们留下,请不要弄混了“暂时”和“永远”的关系,请不要因为你不喜欢政治而选择离开我们。
——如果你们不喜欢我,我不会永远在这里,如果你们不喜欢这一届政府,这一届政府也不会永远在这里,但是你们选择独立,那就是永远了……
即便是局外人,听了卡梅伦的上述演讲也会有一种眼眶湿润的感动,更不要说身处其中的苏格兰人民。公投的最终结果表明,大多数苏格兰民众投的既是对独立的反对票,更是对卡梅伦的支持票,也再次证明了卡梅伦最后演讲的成功。
由首相的演讲联想到院士的报告。就在卡梅伦演讲的第二天,92岁的吴良镛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给首都高校新入学的研究生作报告。据媒体报道,在吴老作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趴在桌上睡着了。
堂堂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报告台”,工作人员怕出现意外专门搬了把凳子坐在吴老身后,但吴老坚持站在讲台前做了35分钟的报告。此情此景,台下竟然有年轻人呼呼大睡,暴露出他们品德修养方面的严重欠缺!
但笔者想“弱弱地”与报告会的主办方商榷的是:举办报告会不是强按牛头去喝水,大学生参加报告会应该是“我要听”不是“要我听”。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不等于就是演说家,要给一群思维活跃、观念多元、眼界开阔的研究生作报告,对于任何报告者来说都不是轻松的事情,何况是走路都需要搀扶的九旬老人。
如今在媒体上常常会看到有关“会风问题”的曝光报道,曝光的矛头大都指向会风不正的台下听众,往往忽视了会的本身。其实,倘若那些大会小会的领导讲话都能像卡梅伦演讲那样生动精彩,我们还用花大力气“集中整治”会上有人打瞌睡这类“会风问题”吗?
凡夫(芜湖资深媒体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舒芹 实习生 金一筠)国庆长假就在眼前,到哪里玩,怎么玩,可能不少人已有安排、各有打算,不过在七天长假里,也可以抽空在家门口转转哦。...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