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公布的芜湖古城建设规划方案中,“大清模范监狱”无疑是一个亮点,规划的设计师们对于这座有着特殊历史和特殊意义的文保建筑赋予了很多的遐想。在完整保护的前提下,复建后的“大清模范监狱”将在古城里诉说中国狱政史上的一段传奇。人们也将在这里重回大清、重拾记忆,重新目睹历史上落后野蛮的中国司法制度走向改革的历史瞬间。
“大清模范监狱”的来历
中国的监狱严重滞后于西方国家。清代中晚期,文明之风吹进落后的中国,一些学者和有识之士竭力推动中国的司法改革,包括中国狱政改革。
1908年,在官制改革后的大理院正卿沈家本的主持下,日本的监狱学专家小河滋次郎受聘起草《大清监狱律草案》。两年后,起草完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监狱制度的法律。这部律法就监狱种类、管理体制和基本原则做了规定,为全国范围在监狱改良期间创办的新式监狱提供了法律依据。
新式监狱主要有“模范监狱”、罪犯习艺所和特质所这三大类,比照类似现今的监狱、监狱工厂或农场、看守所。芜湖古城的“大清模范监狱”属第一类,相对于在京师和其它大城市早先建立的“模范监狱”,芜湖的这所监狱建成较晚。芜湖的“模范监狱”是由芜湖关道童德璋在1905年设置在当时古城内的苦役营基础上,于1911年才正式启用“模范监狱”,是年已是民国之年。所以一直有人对“模范监狱”是否可以冠以“大清”提出质疑。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座新式监狱的形成理念始于晚清的改良运动,真正的命名、使用还是民国,所以正确的称谓还是应称之为“模范监狱”。
光绪末年和短暂的宣统朝,在全国建的新式监狱并不是太多,主要是集中在京师和奉天、湖北、两江、云贵、广西等重要的地区,安徽仅建芜湖一处。
古代模范监狱是在清晚期苦役营基础上正名的,当时西方的宗教思想已经渗透了中国的很多地域,设计师在建造苦役营时,有意无意地采用“十字架”的“救赎”的设计理念。监区主体为十字形展开,东西南北的四个延伸部分被人们称之谓“知、错、改、过”,中央为八角楼,这些建筑主体目前保留完整。八角楼作为监区主楼,承载着监区的管理机构,一楼为看守办公场所,二楼为教诲场所,三楼瞭望台,延伸四翼为监仓。监狱正前门面对东内街,文革后已封闭,但仔细辨认,还是可以想象出当年的森严和神秘。
将打造成一条记忆隧道
这座监狱目前是芜湖古城内的重要文保建筑,从我们在日常的保护工作时可以看见,当时建设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还是比较讲究的。百年过去了,无论是梁柱、地板还是砖瓦石块基本保持原状,可见当时政府对于这座监狱的重视程度。
按照芜湖古城改造的设计蓝图,这座古城将再现芜湖历史,古城监狱将作为芜湖历史的一个窗口向未来的人们诉说这座监狱里发生的故事,将成为人们寻访历史的一条记忆隧道。2011年,市政府专门邀请了波兰建筑师丹尼尔·李博斯金一行来芜湖考察这座百年监狱。丹尼尔擅长设计有着悲情色彩的建筑,美国世贸中心在911后的重建就是由他担任总规划设计师。芜湖古代监狱这座同样带有悲情色彩的建筑使丹尼尔很激动,他在建筑里徘徊良久,对这样的建筑能保存至今非常感慨。
这座古监狱对于芜湖人来讲,尽管感情很复杂,但还是希望它能重新复原,以记录一段历史。我们的规划方案在媒体上公布后,市民们对古监狱也有很多热议,有人甚至将上海提篮桥监狱、旅顺日俄监狱、重庆渣滓洞监狱和芜湖模范监狱并列为中国四大旧监狱,热心的市民提出了很多复原古监狱的设想,有人提出古监狱不但可以展示历史,展示司法改革,还可以为旅游所用,可以打造成监狱客栈,让游人亲身体验百年前的监狱生活。还有人提出搜集在此收监的名人,做成情景再现,让人们重见历史。也有学者提出打造安徽省监狱博物馆,陈列监狱的历史实物,成为历史教育的基地。还有一些90后的年轻人建议把这里改造成酒吧、咖啡吧、书吧,让新时代的阳光照进这座百年古监。这些饱含对芜湖古城情感的设想和建议都被我们记录在案,并将在复建过程中充分地考虑。
模范监狱作为古城保留建筑中的一个重点单位,将受到设计者、建设者的高度重视,它们将为这座古监狱注入新的生命。赵履成
新闻推荐
鸠兹德育论坛上 于丹谈孩子教育拥有快乐生命 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
本报讯 昨日上午,芜湖一中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在市教育局举办的“芜湖市第六届鸠兹德育论坛”上,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侃侃而谈。在两个小时的时...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