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3日上午,由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和芜湖市文明办主办的“中江大讲堂”,在市百花剧场拉开了今年的第七场讲座。本次讲座主题为“遗存·再生——芜湖古城历史遗存现状及其当代意义”。当天,听讲座的市民坐满了剧场的报告厅。芜湖新闻网全程视频直播,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反响良好。
本次主讲嘉宾应天齐为深圳大学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同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芜湖古城改造建设专家顾问。据介绍,芜湖古城面积31公顷,位于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历史上虽经汉、三国、宋、明、清等历朝历代沿革,但至今所见到的遗存仅仅是清同治年之后的建筑风貌。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和清军在此激战,将古城损毁,重要古建皆毁坏殆尽,几成废墟。目前城中尚存太平天国小天朝遗址,作为历史见证。古城于咸丰年之后至同治、光绪、宣统再经民国重建至今经历了不足100年历史。
这是一段在战争、革新、革命的动荡中行进的历史,西方的工业文明和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从而影响着市井生活,影响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清末民初在芜湖弃旧城而建新城建的格局,也使得古城的复建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
民国期间芜湖市沿长江走向建成了中山路和新芜路、国货路的丁字格局,同时新城发展迅速,建成了芜湖海关、万安救火会、弋矶山医院、天主教堂等西洋建筑,这样的发展也影响着芜湖古城复建的建筑风貌。
从目前的调研结果看,古城内民国建筑有九千平方米,占古城遗存面积二分之一强,比现存清代建筑遗存6000平方米多出3000平方米,从而形成了古城建筑风貌以清代和民国建筑为主体的格局。这些调研知识,对于保护历史、保护遗存、复建古城都有积极的意义。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昨日,一场具有特别意义的志愿活动在芜湖古城现场启动。由应天齐及建筑专家付志强、胡石、刘克峰共同发起的古城拣砖活动得到了芜湖市民的积极响应。参与首批拣砖活动的近...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