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标志之一就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启动。收入的高低直接涉及生活,无论是上调还是下降,都会产生影响。这也是收入分配改革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所在。收入分配的悬差,看似由制度造成,根子却是人们对权力有一种用金钱多寡衡量其大小的心理认可,这也致使腐败现象一直呈现出“双轨制”。一是权者的权钱交易,多在地下进行,需纪委或检察机关介入才有可能撕开内幕。二是你只需占据拥有实权的单位或部门,或在有垄断优势的企业中担任老总,收入就可以冠冕堂皇地远远高于他人,且无任何风险。综合权衡,后者对国家和公众的伤害与影响,并不小于前者。
据我所知,同一城市中同级公务员由于所在单位不同,工资可相差两倍以上。而这和央企与国企老总之间的收入悬差相比,又几乎可以忽略。就是说,收入不公引发的腐败现象,企业比机关更为严重。多年前,就听说个别国企老总年薪可高达数千万,总觉得荒诞不经。遗憾的是,这种现象蔓延多年,几乎没有改变。这也反证出收入分配改革迫在眉睫、非改不可。
为什么说超高薪酬既是不公也是腐败呢?是因为它不合理,与贡献并不成正比,是企业优势与权力优势双重叠加的产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取酬。腐败多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由薪酬不公生成的腐败也没有脱离这个窠臼,它仍以权力为主要前提,并凭此实现了收入的极度倾斜。最近公布的2013年部分央企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年薪,就很能说明问题。其中,居榜首的是新华保险董事长,年薪为598.09万元,这个数字是另外一个榜上有名的在职董事长年薪的一百多倍。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这份报告存在虚假之前,我们只能相信它是准确无误的。据此仔细分析又不难发现,这些董事长的收入与企业利润的直接关联度并不大,体现不出“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你很难断定,新华保险公司董事长一定就比株冶集团的贡献大、能力强,而只能说二人运气不一样。
干企业比坐机关辛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央企也好,国企也好,老总收入高一点,也是合理合情的。但薪酬一旦到了夸张的地步,有的甚至是所在企业年度利润的二分之一,这就太不合理,这就是腐败了。国企老总和民营企业老总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任命制,能力根本就是一个未知数,贡献也是一个大小由之的概念,而后者是靠自我奋斗起家,没真本事立马就会淘汰。
薪酬腐败是类似现象中的一个特例,当事人可能不负主要责任,他们只是这一对应制度的受益者。近些年,公众对超高薪酬的质疑声从没中断过,国企老总中也有大言不惭声称问心无愧者,而相关改革直至现今才缓慢启动,正说明想动这些人的“奶酪”是不易的。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国企老总的收入回归合理,一方面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是抑制腐败的关键。
新闻推荐
本报讯 8月上旬,芜湖市卫生监督局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市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并依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规定对池水水样进行了抽样监测。近日,抽检报...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