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 例
男孩,出生超重,从小肥胖,长期只喝饮料,从不喝水。9岁1个月时就诊,体重91.5公斤,身高144.1厘米,颈后部“黑棘皮征”、血压130/80mmHg,体重指数(BMI)为44.06。化验、B超提示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脂肪肝。
男孩,父母均肥胖,从小对任何食物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食量大,进食特别快。15岁9个月时就诊,体重98公斤,身高166.7厘米。双侧乳房发育似成年女性,外生殖器不发育,血压135/95mmHg,BMI为35.3。化验检查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雌激素明显长高,染色体检查为46,XY,提示为男性。
也会引起“三高”吗?
发福、发胖一度曾是过好日子的象征,也似乎成了“身体好、健康”的代名词。但近几十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肥胖人数已突破7000万,在这惊人的数字中,很多年幼的宝宝也不幸位列其中。但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年幼宝宝的父母却并未意识到肥胖所带来的隐患。
虽然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但是儿童肥胖症的治疗却不容乐观。家长重视不够、就诊率低、有效治疗方法少,致使很多孩子丧失了康复的机会,研究发现70%~80%的儿童肥胖症将延续成为成人肥胖症。因此,儿童肥胖症作为一类儿童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寻求科学、专业、安全的治疗刻不容缓!
一、何为肥胖?
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成年人BMI大于28为肥胖症。
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
二、肥胖的病因:
肥胖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最主要还是与营养过剩有关。食物总量过多,荤菜过多,不健康食品与生活方式,都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婴儿喂养不当,如每次婴儿哭泣时,就立即喂奶,久之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幼儿肥胖。妊娠后期过度营养,也是生后肥胖的诱因。
其他方面如缺乏运动、感情创伤、缺乏关爱和一些神经、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导致肥胖,另外,遗传因素也与儿童肥胖密切相关。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
三、肥胖的危害:
肥胖症小儿常有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各项集体活动参与度差,这些反过来又促进肥胖。
单纯性肥胖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异常。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长期高血脂、脂肪肝易致高血压、肝功能损害。
严重肥胖者可因胸壁肥厚、横膈抬高、换气困难,以致气促、缺氧、继发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称为肥胖性肺心综合征。
另外,由于脂肪细胞能分泌少量雌激素,肥胖男童易致性发育不良或女性化,女童肥胖易致性早熟。
四、肥胖的治疗
1、限制饮食
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目的,又要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宜操之过急,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随着身高增长,使体重降到与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或超过10%左右即可,不需要过于严格限制饮食。
重度肥胖儿童每天饮食量应逐步减少到低于理想体重食物需要量的30%左右,饮食应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为宜,动物脂肪不宜超过脂肪总量的1/3。并供给一般需要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满足小儿食欲,消除饥饿感,可多进食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
2、增加运动
肥胖儿童应每日坚持运动,养成习惯。可先从小运动量活动开始,而后逐步增加运动量与活动时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增加食欲。
3、行为治疗
教会患儿及其父母行为管理方法。年长儿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应帮助患儿评价执行治疗情况及建立良好饮食与行为习惯。
4、药物治疗
儿童单纯性肥胖,主要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除一些特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外,一般不轻易使用药物治疗。对于中度或以上肥胖,伴有胰岛素抵抗或高血糖者,可考虑口服二甲双胍等,对于严重高血脂、脂肪肝患者,可考虑使用左卡尼汀等。
新闻推荐
记者反馈后,运管当天查扣了数辆违规出租车芜湖汽车南站出租车运行乱象多
国庆期间有市民投诉,节假日在芜湖汽车南站,出租车违规现象颇多,司机随意拼车、拒载现象严重,还肆意堵塞车站出入口,占据非机动车道等。对此,记者昨日进行了实地走访。 &n...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