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人们都喜欢踏青、垂钓、放风筝,以及摘草莓。天气不冷不热,扶老携幼找一片草莓园,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确实很有意思。芜湖的周边,草莓园有很多处,采摘的价格,每斤20元左右,家家生意火爆。
可是,大约在今年清明前后,大江就耳闻不少关于草莓的“流言蜚语”。说市场上的草莓,一半以上都是打了农药才长成这样的。尤其那些又红又大的草莓,肯定是农药泡出来的。无独有偶的是,最近北京也传出消息,说大量草莓被检测出含有乙草胺等超标农药。还有人说,几乎百分百的草莓,都是农药严重超标……这也足够耸人听闻了!
对于像大江这样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往往只能听任各类或权威或小道消息的摆弄,自己一点甄别的能力都没有。我们既不是化学家,也不是农业专家,更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你说,你让我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怎么去鉴定草莓的农药是否超标?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自己先尝尝,用血肉之躯验证入腹的草莓到底有没有药害。
于是,我们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在中国最为神秘也最万能的“有关部门”。草莓从地里长出来到进入我们的肚子,需要经过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按理说,每个环节应该都有“管事的”对其负责。既然已经盛传“农药超标”的消息,那么大家各司其职,好好追一追,查一查,看看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只有交代清楚了,大家才可放心。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那些种植放心草莓的忠厚农户的保护。
新的食品安全法今年10月就将实施,届时对农药残留的监管力度,肯定是空前的。红红的草莓可以尝否?我们静待答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五一”来了。连日来,市运管处联合交警部门、本报记者对芜湖市出租车、旅游包车营运市场明查暗访,先后查获3辆拒载出租车、1辆无从业资格证出租车、1...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